第二十一章 舌尖上的攻防 (第2/2页)
“纠结贼匪为何而来,这并没有多大意义,”凌青云笑眯眯说下去,“重要的,难道不是防止贼匪吗?” “还是凌国主说的在理!”梧州城主赶紧搭话,也把自己刚才冒进的错失掀过。 “所以,青云,你的意思……?”我姐把话头接过去。 我看着他们这一搭一唱。 凌青云看似中立的圆场,真的中立吗? 要真的中立,那安凌算是白联姻了。 “我的想法很简单,有贼匪就剿匪喽,”凌青云道,在贼匪侵袭最厉害的地方,设几处营寨哨所,派你梧州城的亲兵值守——当然了,贵国这个匪势,只怕你一家压不住,我看安国主兴许也不介意支援支援。” 话音未落,就被风间雪打断了:“青云,都说你办事一向务实。岂不闻,‘内外之费,宾客之用,胶漆之材,车甲之奉,日费千金’?听闻安氏连过了两个荒年,如今财政上正吃紧,如今你叫她支援梧州,只怕是为难了她。” 我心里转了一圈,把这话翻译了一遍: 凌青云提出的,是让安氏在梧州修“军事基地”,甚至有长期驻军的可能,风间雪自然要出言阻止。 然后风间雪就拿安氏现在的处境挤兑人。 一言以蔽之:安国穷。 经济不好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从地图上来讲,有这么几个客观原因:安氏领土偏北,长夜寒冬,又不利商贸,陆地上的商路要通过风氏,海上要通过凌氏。而且地缘上离北方夜族最近,总有战争阴云压在头上…… 风间雪这话出来,我姐笑一笑,接过去了: “安氏子弟向来悍不畏死。自丙辰战事那时,也留了些武器,如今还有余存。多的不敢说,出这点人支援一下梧州肯定还是没问题的。” 说着,她回头向身后的女官,不由分说道:“记着,回去就调拨一个禁卫营。”
我脑中又把这话翻译了一遍: 安氏虽然穷,但是穷横…… 风间雪脸色不太好看,正想再说什么,凌青云却笑嘻嘻地插话了:“除暴安良,剿匪抚民,原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道理,今儿这事既然提到祭狩大会来说,断没有叫安家一家受累的理儿,凌氏愿资助五百万钱,并派遣工匠,帮助建造哨所营寨,为安国主分担花费,以表寸心。” 来,我再给翻译翻译。 这话貌似冠冕,实则远没有看上去那么好心。 出了钱,出了人,那就也相当于一股势力,渗透进梧州这个跟凌氏原本压根不接壤的地区,利于掌握安风两国边境的讯息,别说风间雪,就是安玉暖,也不一定觉得怎么舒服。 而且,这一表态把风间雪也架起来了,为了除暴安良的“普世价值”,我凌氏出了钱,安氏出了力,你们怎么不得表示一下啊? 风间雪干笑了两声,道:“难得凌国主心怀苍生,我风家也愿意分劳,咱们三家公平,省得落人话柄。既然那匪帮是流窜作案,我看,我风家也出一个禁卫营,驻守在长宁,倘若匪帮入境,也好合而击之。” 我瞧瞧风间雪,他提出驻军长宁,是因为知道梧州绝对不可能让他染指的,反而长宁依附风国,对这提议很难拒绝。 全场商议一番,个个面带笑容,基本将此事定下。 可我看见,唯有两个人,表情皱得像个苦瓜,冷汗涟涟。 正是梧州与长宁的城主。 那是,你平白无故领地上多了尊大神,请来容易送走难,你也汗。 这事吧,就好比两只狗为抢一块rou打架,请三只老虎来仲裁,你觉得倒霉的会是谁? 这世上,神仙打架,小鬼遭殃,自古皆然。 至于在三只老虎之中,利益得失又怎样呢。 安氏还是一个输家,因为梧州本来就是它的利益范围,如今却要在自己的势力范围内接受凌氏共存,而且拿人手短,道义上还欠了凌氏一个人情。 风氏算是不输面子吧,派出一个禁卫营,等于还是把安氏顶在梧州地界,自己也加强了对长宁的实际控制。 但最占便宜的呢,似乎还是我那位“夫君”,本来梧州长宁都跟凌氏不接壤,屁事无关,这下却能名正言顺插进去一个楔子,更方便收集另外两家的信息。 我正想着,风间雪转过来,向凌青云笑道:“凌国主年轻有为,这几年凌国国力长进长足,富裕丰饶,如今拿出五百万钱援助邻邦,眼睛都不眨一下,真是可喜可贺。” 我偷眼瞥去,我姐的脸色冷然。 这是理所当然的,援助,换个词,就是施舍,拿人多少钱,相应地,就是掉了多少面子。 凌青云忙笑道:“风兄哪里话。众所周知,我家夫人就出身安氏,安国主如同我亲jiejie一般,别说我等身居高位,为民表率,就是百姓之家,兄弟姐妹之间,也该倾力相互帮衬,怎么好说‘不眨眼睛’这样的话。” 这明显是帮我姐找补回来,底下有亲近风凌两家的贵族也纷纷附和:“可不是,所谓一家人不说两家话嘛。” 风间雪呵呵笑了几声,道:“五百万钱也不是小数目,青云啊,容为兄问一句,你说出这个数,是不是还不知一件事啊?” “什么事?”凌青云满面笑容,谦恭问道。 风间雪身后转出一长身男子,蓄三绺清髯,向凌青云躬身道:“凌国主,我们高昌,今年用铁量激增,怕是不能再向凌氏出口。”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