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九十章 任重道远(中) (第3/3页)
,几十万吧?
一些珍贵的古籍善本,不分朝代按价值来算,比如部里的彩画版雷公炮制,起码要以亿为单位起拍的。 如果我出,我给一百亿港纸的价格,部里可以把这套彩绘珍本卖给我吗? 我这的古籍不止几千万册,各地汇聚之后,上亿还是有的。 一座柳仲纶藏书楼,按照港城那边的市价,也不多,大几千亿港纸吧……” 连着两个问题,不是被国际专利挡住,就是被天价挡住。 冷眼扫了一下面前的贤婿,杜老爹也清楚,如今的贤婿李胜利,算是彻底长成了,已经有了自己的主张。 “胜利,有些事真的不要做的太过。 这些古籍,能看的过来? 还是说对中医有用? 别人不重视传统文化,我还是重视的。 你这地界,又不对外人开门,留着这么多的古籍,又有什么用? 大几千亿,你倒是敢张口。 为什么不跟王家子那样,多舍弃一些呢?” 对于贤婿跟女儿,杜老爹这边也是没招没招的。 王家子王前进进海子之前,还专门找他谈了心。 许多事,杜老爹这边也无法作答。 为此,老王那边还专门回来了一趟,两人商议许久,也没有一个准确的说法。 “爸,钱如纸,该舍我也不会吝啬。 单是津门港这些年,我们就舍了不少了。 但传承与纸张不同,就跟中医的一些传承要加密一样。 传统的典籍,首先讲的就是一个德行,有些人的德行不够,到死也不会再见到这些古籍一眼了。 或许他们是大家,但那只是知识而已,传统首重德行,那些人还是带着遗憾去死吧……” 涉及中医,涉及贤婿手里的典籍,杜老爹这边只是当做小事来谈的。 没曾想,几句话就把事儿说到死胡同了。 看着面无表情的贤婿李胜利,杜老爹只能重重一叹,按下这两个话题了。 贤婿说的决绝,有些人的急切,怕是要落在空处了。 经过前面几件事之后,上面对赤脚医生也慢慢的重视起来了。 人家不动则已,一动还是带起了风潮。 中医局成立之后,下面的许多赤脚医生,俨然成了乡村致富的带头人。 而贤婿之前的云贵川之行,也做出了令人意想不到的成果。 今年扶贫的说法,也正式提出来了,而赤脚医生在云贵川等地,也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虽说贤婿这边承包药山没几年,许多药山还在勘察之中,但一些偏远山区因此而致富,却是许多人没曾想到的。 修路、修桥,贤婿跟他的现任丈人老丁,做了许多旁人不知道的事。 如今普查一下,有药山的一些偏远山区,富裕程度已经可以赶上城乡结合部的村镇了。 这才几年功夫? 杜老爹此来,要跟贤婿李胜利谈的,还是经济上的问题。 至于中医不传也就不传了,典籍不给也就不给了,这些东西,如今时节,远不如王家子的租赁房、工程机械学校重要。 杜老爹清楚,王家子也有过交待,这些都是自家贤婿一手擘画的。 中医他说不传,典籍他说不给,上面还是可以给他这个便利的,因为这些东西,跟市场比、跟发展比、跟温饱跟小康跟经济比,多少有些不值一提了。 没了他李胜利的典籍,那些提出这个问题的,就去民间搜集典籍好了。 中医的对外交流不畅,岛上取缔那些先行注册的国际专利就好,许多事都是有条件的。 自家贤婿李胜利这边能给出的条件,对比岛上跟那些个学者,显然还是重要跟丰厚的。 这种问题,对杜老爹等人而言也无需选择,无非典籍跟传承都在那里。 李胜利又不是要毁掉这些,据杜老爹所知,李胜利对于古籍的保护,要远远强于许多博物馆的。 仅是一套保证书籍不霉变的恒温系统,不说设备造价,每年仅是电费都要十几万,加上停电时用的发电机跟柴油。 这笔支出,多半博物馆都是拿不住来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