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里的老中医_第九百章 试验场(下)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九百章 试验场(下) (第2/3页)

用安宫牛黄丸?

    你那参附汤的法子,过于暴烈了。

    如今市场虽说放开了,但切尔诺的事跟市场无关,cao作得当,这边弄不好会让军警也参与采参的。

    还有就是他另加的白虎人参汤、犀角、牛黄、熊胆粉,也不是没有目的的。

    李胜利另外加的方子,岳老这边也没听出什么端倪,只是觉得与医理相合,也就没在方子上多说什么,而是说道:

    安宫牛黄丸也要额外增加加犀角、牛黄、熊胆粉的用量。

    如你所说,此汤辅以安宫牛黄丸,确实可以挽性命于倒悬间,但脉象不好拿捏。”

    都已经有了一共识,那就是中医大传承可以缺了我们,却不能缺了李胜利这个有手段的人。

    胜利一辈,他的子嗣一辈。

    我们共同的认知就是,若能持续两代人,我们的中医大传承必将大兴。

    现在的返本归源、药性厘清,只是开始。

    后续还有一个成药的推广,胜利之前与我们说过,你可能不太清楚。

    医药的重量是一样的,有医无药不成,有药无医也不成。

    胜利要办的事情太多,以后医你来管,中医胜利来管。

    他要拒诊便拒诊,他要封刀便封刀。

    我们的手段眼界,差了他太多,所以只要跟随就好。

    你认为的对错,不是大传承的对错,对如今的大传承而言,胜利认为对的,才是对的……”

    如岳老所说,老邓在山上,已经被老师成老,逼着起过誓了。

    如今岳老依旧如此,老邓这边才算是真正意识到了,李胜利这个小师叔在医界的地位。

    岳老的话,才是真正的临终托付,想着老家伙们的后手,老邓倒也认可。

    前次下乡、出国,也确如李胜利所说,岛上人对于中医传承,有莫测的心思。

    近些年几大中医新出的中医理论,这边不重视,岛上那边却极为重视,有的甚至奉为圭臬。

    国内要说谁重视这些,那就非小师叔李胜利莫属了。

    这些新出的中医理论,返本归源之中,每一个都会被涉及的。

    听完了也认可了岳老的托付,老邓找来李胜利,三人对好诊疗思路之后。

    李胜利又带着老邓到了中医函授学校这边。

    本想让吕老跟老邓共同留下坐镇,但如今接了中医局差事的吕老,也得了上面的通知,要去北边。

    结果就是到了函授学校,老邓这边又被吕老托付了一番。

    吕老这边的托付,就不跟岳老似的了,而是带着老邓直接去了办公室那边。

    此后,作为中医界托孤重臣的老邓,函授学校跟山上的中医基地,两处重担一肩挑。

    李胜利跟岳老、吕老,也在仓促筹划着北上的药材。

    隔了没几天,杜娇阳、钮璧坚作为老美一方的民间代表,落地四九城。

    杜娇阳首次回国,杜老爹这边也给了面子,真的去机场接了机。

    只是简单随着两人下来的一众欧美壮汉,以及之前派出去的精锐,杜老爹的脸色有些难看。

    杜娇阳跟钮璧坚这次过来,可是四架飞机一起来的,除了这俩以及他们的随员之外,剩下的那些,一眼看去就知道是正经的军事人员。

    这类人,小五百人的数量,出现在哪都是令人挠头的。

    好在一个个搜身之后,并无违禁物品,不然女儿杜鹃这次转机,多半要让别人说成是示威。

    城里的药材筹备,跟新怡和的药材筹备也是同步进行的。

    石膏几十吨,各类普通药材百十吨,是城里筹备的药材。

    新怡和那边也是差不多的样子,石膏小百十吨,各类药材百十吨。

    只是安宫牛黄丸所需主药,犀角、牛黄、熊胆之类的药材,几乎没有。

    山参也只有大大小小十几斤的模样。

    至于最后一批生产的天然药材的安宫牛黄丸,只有不多的七八千丸,这里面还有李胜利拿出来的两千多丸,风雨之中的旧存。

    中医团队这边,岳老挂帅、吕老为副、李胜利为首席专家。

    山上、函授学校、中药材炮制所的青年学员三百多人。

    外加各地中医院一线十几位名老中医,几十位一线中坚。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