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里的老中医_第九百一十三章 紧锣密鼓(上)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九百一十三章 紧锣密鼓(上) (第2/3页)

国了。

    偌大的系统,也已经开始四分五裂了。

    许多事,李胜利并不避讳安东,有些话,他也是说的明白。

    老美想看着北边一蹶不振,而李胜利这边收割、舔尸之余,最重要的一点还是延续合作。

    与老美的金融家们相比,李胜利更在意的还是两边之后的关系如何。

    杜娇阳跟钮璧坚的资本,想要在老美站的住脚,仅凭钱多、人多,是不够的。

    毛熊倒下,会留下巨量的遗产,其中的武器弹药,对于资本而言,才是最好的护身符。

    这些遗产用好了,就会左右能源市场的起伏。

    对杜娇阳跟钮璧坚而言,老美或是欧美亦或是非洲的死活跟他们无关,他们的根本只有一,那就是国内。

    遇事只要躲回国内,他们就是绝对安全的,说句不怎么好听的话,只要继承了毛熊在西亚的大炸弹,就足够自保了。

    有了这样的出发点,国际市场,不管是哪一个专项市场,乱与不乱,跟他们的关系也不大。

    只要能持续赚钱,只要能保证自身的安全,除了国内之外,就没有不能乱的地界。

    还有一点,乱子可以跟他们有关系,但决不能因他们而起。

    这样一来,杜娇阳跟钮璧坚的资本,不仅需要遍布欧非的仓库群,还要有一个安东这样的代理人。

    对安东这样一个身负灭国之恨的人而言,无论做出什么事,都是在情理之中的。

    杜娇阳跟钮璧坚落地之后,李胜利跟两人简单的碰了头,他们俩就各自奔赴欧非两地,继续当地政商关系的开拓了。

    其中首要的一点,就是保证土耳其海峡的畅通。

    其次,就是要在非洲,弄上一块真正可以说了算的土地,毕竟毛熊的遗产过于扎手,存放还是需要一个稳妥之地的。

    这片土地的获取,李胜利也没让两人插手,最好的接手人就是安东这个克格勃高层了。

    黑海岸边,秋高气爽,李胜利跟安东坐在疗养院码头的栈桥上。

    望着波澜起伏的黑海,李胜利开口说道:

    “安东我的朋友,你或者你们想好了吗?

    东欧已经岌岌可危了,崩溃就在当下。

    你们再不做出抉择,东方集团的威慑力就会荡然无存。

    路,我给你指了出来。

    我的目的也给你说的很清楚了,们的遗产我们要强行继承。

    这也算是对继任者实力的保护。

    我们接手获益之后,这批人将来还是可以回来的。

    但到了老美手里,你们再想要回来,就没这么容易了。

    你们倒了,但你们的人民仍在。

    特层,这类不该存在的东西,就是你们崩溃的根本原因。

    你们如果能清洗掉三百万特层,帝国还是可以延续的。

    但很可惜,你跟你们也是特层的一员。

    与其踟蹰不前,不如放眼未来。

    你们的崩溃,缘于你们自身,但老美这个推动者,也不是什么好鸟。

    我们支持你们让老美也陷入水深火热之中,这多好?”

    这样的话,李胜利也不是第一次跟安东说了。

    许多问题,许多步骤,对别人而言或许还需要分析,但对安东而言,没那个必要,听听他也就清楚了。

    如李胜利所说,东欧崩溃只是开始而已,他的国家,早就已经徘徊在了崩溃的边缘。

    慈父之后的赫氏、勃氏,到如今的戈氏,弄出了李胜利口中所谓的特层。

    三百万特层,还是李胜利保守的说法,对安东而言这个数字会更多的。

    慈父的时候,对各国的掌控也是绝对性的。

    就跟李胜利常说的一五六工程一样,慈父当年,可没想过将基础工业全盘援助给国内。

    那是赫氏为了拉拢,才输出的一百五十六个项目。

    如今李胜利要强行继承帝国遗产,安东心里肯定是不想接受的。

    但结果还是不得不接受,就跟李胜利说的似的,他是念旧情的。

    当年参与一五六工程的专家,如今虽说剩了没多少,但李胜利还是慷慨的,没有让他们再经历崩溃之前的苦难。

    当然,这也是有条件的,李胜利的目的无非是技术而已。

    红海军、远东海军的战舰,如今都在交易范围之内了,安东也不知道,还有什么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