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171 《反恐精英》之《新警察故事》?(6K) (第1/3页)
挂断电话后,吴念祖心情郁郁,本以为是囊中之物呢,没想到《卧虎藏龙》那边情况和前世出现了这么大的偏差。 这下不仅钱赚不到,连稳稳保他在好来坞升咖的男主角也没了。 而且自己怎么可能去演什么对他毫无作用的罗虎? 吴念祖揉了揉下巴,这下有点愁,现在哪个电影适合打入好来坞的? 那些在本本上的动作片他打算等911后再拍。 现有的一些项目,角色他看不上。已经参演过《黑客帝国》,其他角色对他没什么意义。 重要角色好来坞又不可能给他,肯定没有什么角色能让他挑的。 吴念祖叹了口气,1年的时间还是太短了。程龙也是靠了前期不少电影的积累才最终获得了《尖峰时刻》主演的机会。 想到龙哥,吴念祖不禁思索,几个月后《尖峰时刻》票房大爆,程龙一下变得炙手可热,能不能蹭他的热度? 吴念祖一想到自己和龙哥凑到一起,脑海里就浮现出了《新警察故事》这部电影。 前世这个电影是6年后,程龙参演的《80环游地球》票房惨败后,在好来坞心灰意冷,回港之作。 本来这剧本是写给张国容的,结果他在愚人节给世人开了个一点都不好笑的玩笑。 然后程龙回港后接过了剧本,大刀阔斧一改,便成为了程龙的形状。为了纪念张国容,主角名字也变成了陈国荣。 6年后美利坚观众对他那套已经有点厌倦了,而且他确实老了,很多冒险动作不能再做,所以观众都纷纷失望不买账。 而《新警察故事》根本就没有在北美大规模上映。 但如果现在真的自己去和程龙合作《新警察故事》会怎么样? 吴念祖心中慢慢思索其可能性。 一部全华班电影,能在美利坚拿多少票房? 92年程龙的《超级警察》在北美1700万票房。 后来95年的《红番区》把故事背景放在了美利坚,票房3300万。 而今年《尖峰时刻》大爆后,程龙的人气和号召力会在美利坚更进一步。 现在的程龙明显比6年后更能打,能做危险动作,再在影片中多增加一些劲爆场面,比如爆炸和特效,让爆米花成分和眼球效应多起来,以程龙号召力应该能有个三四千万票房。 从剧情来讲,这种嚣张和反社会的富二代主动屠戮警方的戏码在现在这个时代应该还算新颖。 可以把谢挺锋那个角色戏份大幅删减甚至删掉,对主线完全没影响,自己和程龙戏份增加,做成一个自己和程龙双雄对决的套路。 到时候电影上映时候吴念祖应该已经出了一张英文专辑,如果顺利的话,自带粉丝流量。 这样算算票房估计会到4000-6000万之间。 因为没有先例参考,吴念祖对于1年后自己在美利坚的流量有多少能转化为票房也不清楚,只能给个大概范围。 至于你程龙会不会演? 他不是想让人物更饱满去冲奖嘛,让从来都不会败的程龙失败,让他在电影中下跪,让他从骄傲到落魄,再重新找回自我,这个过程还不够体现龙哥你的演技? 再还有嘉禾在,吴念祖相信只要他提出自己和程龙对飙,两大顶级流量,那嘉禾不管用什么手段都会让程龙答应。 毕竟前世《玻璃樽》这种爱情不够爱情,动作又不够动作的大俗片他都演了,《新警察故事》怎么可能不接受? 但即使能做到他推演中最好的6000万票房,感觉还是差了些意思。 吴念祖觉得还是差零什么东西,一个特别吸引观众的点或者宣传噱头。 《卧虎藏龙》能大爆,老外没见过的那种古典武侠色彩和武术起了很重要的作用,那种新奇的美感是吸引他们进电影院重要的原因。 但是枪战和动作戏人家也不缺,打得再精彩也得先把人勾进电影院,《新警察故事》没有什么能拿出来特别吸引饶点。 吴念祖闭上眼睛好好思索,在脑海中再一次回顾《新警察故事》的剧情。 警匪对抗,匪徒屠杀警方,仓库,游戏…… 他突然睁开了眼,面现喜色,现在是98年5月,这个时间点,怎么把它给忘了! 要是能拿下的话,不仅能大赚,也许真的可以让《新警察故事》在美利坚起飞,票房上亿都有可能。 ------------------ 雪乐山成立于1979年,是美利坚一家知名的专门制作和出版电子游戏的厂商。 雪乐山发行过很多出名的游戏,旗下也有好几家游戏公司,最出名的就是暴雪,今年3月发布的《星际争霸》又一次引起了全球游戏圈的轰动。 但此时在雪乐山的办公室,总经理直接把手中的文件摔在桌子上,气急地骂道: “加布那个该死的胖子,这是在戏耍我们吗?! 真以为去年e3游戏展获得了几句夸奖就无法无了! 他以为自己是谁?一家成立不到两年的公司,一款成功的游戏都没开发过,竟然敢连着几次跳票! 我受够了!我要把他们卖掉!” 发行部负责人在旁边摊了摊手:“头,就像你的,他们这种恶劣的行径,圈子里没人敢接手,我估计要烂在我们手上了。” 这两人聊的是他们雪乐山投资的一家刚成立不到两年的游戏公司。 为了弥补公司在fps射击游戏类型的缺失,雪乐山在一年前投资了在市面上到处寻找出版商的维尔福软件公司。 这个时代不像后世,不是做出了游戏就能在网上直面玩家,必须有出版商替你发行才可以,所以维尔福接纳了雪乐山的橄榄枝。 在97年的e3展会上,维尔福公布了游戏的预告视频、截图以及正式定名,《半条命》。 游戏展示的氛围和代入感获得了不少观众的赞誉。 这让雪乐山觉得为97年底11月的发售开了个好兆头,从而为年底的发售做了大量宣传和预热工作。 然而就在发售前夕,维尔福的头头死胖子加布竟然对雪乐山游戏的开发完成度和质量都没有达到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