误入天龙之本色逍遥_第一百二十八章 趁火打劫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二十八章 趁火打劫 (第2/7页)

不要忘了太宗皇帝的训世明言:边患乃股癣之患、细微末节,本不足为虑,倒是北平王这个内忧才是朝廷的心腹大患,如能趁此机会借女真人之手除去他,即使再多给女真人点好处也不足惜!行了,此时就这么定了!大家不要再议论了!”

    宋徽宗赵佶终于将自己的内心想法和盘托出,脸上更不仅露出了一丝阴险的冷笑。挥挥手做出退朝的表示,他就起身离开了龙椅。终于找到机会和北平王这个恶魔清算了,赵佶自然有些得意,更有些忘形。想想这个混蛋对自己的所作所为,尤其是将自己的那十几个公主帝姬给弄走并一并纳为妻妾,赵佶恨得牙根都疼。恨不得现在就干掉他。

    在赵宋朝廷那里议论纷纷、无动于衷的同时,长士青治下的北中国地区也好像没事人一样在按部就班地生活和劳作。只是有一点任谁都想不明白,除了训练军队、尤其是在阵法训练和制造防御机械方面做出努力、包括设计出来可移动的拒马阵和威力更大的火炮之外,就是动员全区域的人力对域内的河流、不管是东西走向的还是南北走向的到处垒堤筑坝,大兴水利。一时间即使那些季节性的河流的水也被拦了下来,很多河面骤然增宽,河水变深,甚至形成很多湖泊沼泽。至于借口自然是为了预防再出现连续大旱、保障民生才兴修水利而已。歌舞升平的样子,全然不见有大规模备战的迹象。

    该来的终于还是来了。就在宋徽宗做出作壁上观决策后不到一年的时间也就是1125年的秋天,还是在开封汴梁、还是在文德大殿,还是那帮君臣又重新开始了朝会。不过这次朝会的气氛已经不是一年前的那种幸灾乐祸,而是惶惶不可终日了。原因非常简单,女真大军真如神兵天降一样突然出现在汴梁城四周。四周较小的城池不断失陷,不仅北京大名府被北平王的军队接管,西大门太原府城也同时遭到围攻。最危险的是,东京汴梁竟然被数万女真军队连番攻击,危如累卵。换句话说,这次真的是狼来了!

    “现在城头上的情况如何?有没有可能保住汴梁城?”沉默了半天宋徽宗赵佶终于还是开始讲话了。当然了,他也没有忘记看了一眼旁边自己的儿子宋钦宗赵桓一眼。

    这一对父子活宝,尤其是宋徽宗赵佶先是盲目自大、执意坐山观虎斗,结果导致北部边境大开,女真大军不费吹灰之力就来到了中原;接着是惊慌失措宣称自己要引退,把皇位让给太子赵桓、也就是后来的宋钦宗。偏偏这个儿子比他还不争气,哭着闹着就是不接受皇位。无奈之下宋徽宗赵佶只能是陪着儿子坐在大殿。再说谁知道他内心里是不是本来就没打算真的让位?把儿子推出来一是想平息国人的愤怒,再就是想保全自己的姓命、危险时刻一逃了之。为此,甚至连设在江南的行在都准备好了。

    “启禀圣君皇帝!虽然女真人攻势正盛,但自从圣上从谏如流、断然流放了蔡京、高球、童贯、王冼等六贼、重整朝纲之后,汴梁军民士气大振,势与城池共存亡!战局已经逐渐稳定下来。现在女真人虽然攻城势头不减,但以臣估计再守上十天半个月肯定不会有什么问题!”

    说这话的是暂领朝班的宰相李刚。这小子果然出席成了人物。危难中宋徽宗赵佶也只能忍痛割爱把自己的那些心腹打发了出去,换上了一直与他们作对的李刚等一帮少壮力量。希望借助这些人渡过难关。

    “李大人连日带人守城可谓劳苦功高!城池虽然暂时得以保住但被动局面毕竟没有改变,如此下去城破人亡的局面出现是早晚的事。朕以为当今之计还是应该多做两手准备,一面坚守城池一面考虑与女真人进行谈判,看看能不能和平解决、让女真人退兵?”

    宋徽宗赵佶终于又开始发表自己的奇思妙想了。当然,朝中大臣们也许很少有人知道,宋徽宗赵佶之所以这样说自然是有他自己的理由。

    “圣君皇帝万万不可!要知道士气可鼓而不可泄!汴梁军民好不容易从对女真人的恐惧中稳定下来、简直可以说是同仇敌忾,如果这个时候朝廷提出议和岂不伤透了大家的心?让大家如何再战?谁肯再战?”刚被提拔为兵部侍郎的陈京还是那样言辞锋利、毫不含糊。

    “陈爱卿此言差矣!要知道汴梁孤城难守已是事实,与其坐以待毙不如另寻它途,朕之所以有议和的想法也是一时缓兵之计,既可争取到时间等待援军到来也可为朝廷迁移争取时间。再说万一真能破财免灾、让女真人退兵岂不更是皆大欢喜!反正我大宋金银有的是,满足他小小女真又有何难?”宋徽宗赵佶看了一眼陈京语带谴责地回答道,内心显然对这小子的发言有点不满。

    “圣上此言非虚!要知道女真毕竟一个小小的部落,这次围攻汴梁成的军队也就四五万人,要想统治我大宋那无疑是蚂蚁吞象,异想天开!说到底他们这次前来就是为了点钱才。拿点金银给他们买个平安岂不皆大欢喜?夷狄之患毕竟不用大惊小怪!真正需要担心的是环伺在女真大军背后的那几十万北平王的精锐部队!这才是圣上的心腹大患!为今之计,先退女真人实乃上上之策!”

    说这话的自然是那个一直主张与女真人结盟的马植------确切地说现在他叫赵良嗣。这小子为了升官发财竟然连姓名都改了。宋徽宗赵佶之所以没有连他也一并贬出京城看来是早有打算。原来他一直特意留着与女真人联系的这条线。

    “赵大人此言才真是大大的差矣!要知道金钱是买不了平安的!女真人就是些土匪、土匪是来抢劫的不错,但是他们也同样永远是贪得无厌的。说他们不贪图大宋江山那是你一厢情愿!至于说道北平王的军队,微臣以为朝廷不仅不用担心,反而可以完全置之不顾。微臣坚信,我们越是积极抵挡女真人的进攻,北平王的军队就越不会真正地与女真人地配合和结盟、更不会对我们直接进攻。相反,如果我们开始与女真人议和,那才真的是将北平王彻底推到了女真人一边!对朝廷也才是真正的灾难!”李刚内心已经感到气氛有些不妙,所以直接谈起这一敏感话题。

    “事到如今李大人还在为北平王那个叛臣贼子辩解就有点太不象话了!要知道不是他同意借路给女真人哪有今天汴梁被围的局面?不是他将朝廷北伐大军缴械改编,汴梁周围又何故会无可用之兵?现在他几十万大军不仅接收了北京大名府,还跟在女真人背后严阵以待,显然就是想趁火打劫,坐收渔人之利!与其让他的阴谋得逞,朝廷不如反过来给他来个釜底抽薪、索性真的和女真人达成协议。到时看看他如何收场?也说不定女真人会兵锋一转、与他们开始冲突也不一定。果真如此朝廷何去何从还不是如鱼得水?”

    看到宋徽宗鼓励和赞许的眼神,马植显然有点得意。虽然论官级和职位自己要比李刚低得多,但他还是以一幅理直气壮、当仁不让的语气据理力争。

    “赵大人你也太一厢情愿了!不要说用钱向女真人这些蛮夷、土匪买安全无疑是与虎谋皮,他们何时想来打劫就会随时前来,根本就没有什么道义、信誉可言!即使能换得暂时的安全最后也得承受繁重的贡赋压力不说,最重要的是此举还会让北平王的势力对朝廷彻底失望并转而与女真人由表面上的貌合神离变成铁心结盟,所以微臣坚持以为和谈一事决不可行!对付女真人这些强盗只有用刀枪。陛下放心!现在女真人势头已经受挫,各地勤王的援军正在不断赶来,太原城王将军哪里也是固若金汤,汴梁城四周区区四五万女真军队虽然悍勇,但也马上就要陷入我各地赶来的大军包围之中!陈大人说的对!只要朝廷上下一心,一定能击退女真军队!微臣也相信,到时北平王的军队说不定也会与朝廷配合反戈一击,彻底解决女真人的问题!”

    看到宋徽宗和他的那个儿子宋钦宗对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