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二十七章 约定 (第1/2页)
第127章约定 “呈上来。”宁淳淡淡道。 那大臣应了声是,捧着报纸走上前来,韦山接了过去,递给宁淳。 这位大臣身带报纸,纯属意外。 今日他如常一般乘轿往皇宫参加早朝,遇到一名九品官。 为了讨好他,这位官给了他这份报纸,让他去皇宫的路上解闷。 他不想驳了这个官的面子,便收了下来,没想到这报纸十分有趣,直到待漏院他还沉溺其郑 早朝开始,他才收起来,揣在身上。 “皇上。”这时韦山来到宁淳面前,将报纸铺展开来。 宁淳第一眼便看到了杜明锦案。 扫了眼,他发现没有什么过分的内容,只是在陈述事实而已。 那么,卢阮因羞怒欺负报童,东海王不忿揍了他一顿倒也没什么。 想到这,他心中的怒火消散了。 浏览了杜明锦案,宁淳出于好奇,又不禁浏览器其他版块上的内容。 于是朝堂上出现这样一幕。 大殿里寂静无声。 皇帝宁淳坐在龙椅上认真看报纸,展开的报纸遮挡住他上身。 其他大臣一脸好奇,不明白这报纸有什么稀奇的,竟然让皇帝不忍释手。 良久,宁淳将正反面的内容全部看完,意犹未尽。 这份报纸很大,折起来为两页,每页有正反两面。 他尤其喜欢第一页的正面版块。 这个正面有六个线条划分出来的版块,最大的版块上刊登的是杜明锦案。 其他五个版块同样也与政务相关。 比如杜明锦案后,一个版块的标题是《杜明锦案后效观察》。 报社记者对流民的采访,流民纷纷表示“粥里的沙子少了,米多了”,又影谢皇上隆恩,吾皇万岁”,“皇上乃是在世圣君”等语。 又一个版块刊登的是《汾河清淤,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版块中描述的是朝廷决定对汾河狭窄地段进行清淤的事情,在此事上对朝廷的政策进行了肯定,连带有一些商贾的采访,他们的贸易极为依靠水运,对此他们纷纷表示支持。 除此之外,剩下的三个版块,也是差不多的内容。 对于民间轶事,偶尔一两篇也能博他一笑。 最后,《红楼梦》又让他惊艳了一下。 “这个记者是什么?”放下报纸,宁淳对报纸屡屡提到的名词感到疑惑。 宁安回道,“记者类比史官,史官记录历史,记者记录时政趣事,记者,记录者也。” 宁淳点点头,他不得不承认,宁安搞出来的报纸还真有点意思。 不过想起报纸上以东海王名义刊登的疟疾防治办法,他道,“你办报社卖报纸,朕不管,但这报纸是让人拿来读的,定要实事求是,不可胡袄。” “是,父皇。”宁安应了声。 宁淳挑了挑眉头,见东海王没有意识到自己的错误,于是道,“那你的疟疾防治办法是怎么回事?朕对医理不怎么精通,但也略微知道些,你在报纸上的都是些什么乱七八糟的。” 太子闻言,嘴角隐现笑意,但又立刻收起。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