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二章 两件事 (第2/2页)
西搞出来了。 宁安撇了撇嘴,“心风大闪了舌头,这只是第二件事的第一步,难点在第二部。” 杜如初了然,不过眼神更亮了。 了这件事,宁安巡视了下军工坊,叮嘱杜如初继续建造高炉,提升钢铁的产量。 钢铁不仅是锻造盔甲武器的材料,也是工业农业的基础。 北方的金国正是通过掠走的大宁匠人,掌握了钢铁的冶炼,盔甲的锻造技术,使其装备水平大幅提升。 之后这些技术又传到了乃蛮人手郑 或许在现今的人看来比较可笑。 但事实就是古代的盔甲相当于现今战场上的防弹衣。 弓弩相当于枪械,披甲的重骑兵则就是坦克了,轻骑兵相等于步兵战车。 所以,在大宁口中,金国仍旧是蛮夷,但其军事装备水平实质上已经对大宁形成代差。 这也是大宁屡战屡败的根本原因。 而宁安想要守护自己的封土,首先就是要抹平这种装备上的差距,甚至实现超越。
否则他如何去对抗金国的虎狼之师。 “是,殿下。”杜如初应了声是,但脑子已经停留在宁安交代他的两件事上。 之后,宁安又巡视了酒坊,茶坊,香水工坊的生产。 利用上官云送来的流民,他已经完成了对这三个工坊的扩产。 目前来,这三样商货不会耽搁对加盟商贾的供给。 下面他要考虑的是继续推出什么能够风靡长安的商货来圈钱。 既然他选择了晋州这个四战之地,就只能面临大大的战争。 面对战争这个吞金兽,他唯有把重担交给商校 再者,工坊实质上是手工业,能够给晋州带来就业和商业上的繁荣。 在晋州这个地方,粮食虽然够吃,但想要富起来却很难。 走重商这条路是唯一让晋州翻身的办法。 加之这里有汾河直通黄河,运输没有问题。 同时煤炭资源丰富,隔壁又多铁矿。 这样的资源禀赋不但有利于手工业的发展,还有可能促进手工业升级。 古人是聪明的,只是缺乏正确的引导。 现在晋州有了他主导,他也不清楚结合他的现今知识,晋州今后会发展成什么样。 随后的几日,宁安便一面催督许长卿,一面盯着杜如初,时不时去北大营逛逛,检查藩军的训练。 这,他正王府书房画着图,顾远忠风尘仆仆过来了。 向宁安拱了拱手,顾远忠道,“殿下,乞活军与金国皇帝完颜术骨敲定了,他们先交付三万匹战马,我们则先交换完颜宝,待拿到全部六万匹战马,再将完颜玉儿放还。” 宁安闻言,露出一抹笑容,“完颜术骨也是没有办法了。” 起身望向北塞三关,他道,“既然如此,未免夜长梦多,当立刻把交易完成了。” “末将这是这么想的。”顾远忠道,“早一得到战马,晋州就早一有自己的骑兵。” 宁安点点头,“只是这次的交易还有个隐患,那就是萧谷的右武卫,为了避免出岔子,这次我们当来个暗度陈仓才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