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华锦秀_第十一章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十一章 (第2/2页)

围十八根顶柱,三层额枋,说给谁都不信这是做一张床!”

    “这么厚重的顶,必须要挑梁穿斗才行!”

    “咦!你哥几个看,这四围裙板一遮,像不像个‘闷楼’?”

    大伙一看频频点头,剑川人说的“闷楼”,由于没有开窗,采光不足,只适宜安置“家坛”。

    “这样子的床,命小福薄的消受不起哦!”一个老师傅缓缓地说,其他人都沉默不语。

    开工了!

    他们依照指定的位置在滇池边江家大院的原址搭起了厂棚,准备在棚内堆场开工。有人问为什么不等重修了江家大院再来打床,何工说整个项目的建筑样式需要开发方统一设计,主顾急于恢复原来被损毁的这张大床,等不及开发方的整体方案了。

    工匠们围着从前被烧毁的拔步床位置转了一圈,就连“山神”也不禁惊叹地上那十八个深深的立柱洞,不晓得当年的工匠用了多少心力,建造出的成品又是多么惊人?!

    司昆他们从此吃住都在这围院里面,大棚下面又堆料又做活,干得热火朝天。

    红英挺着大肚子来看他,司昆把她拦外面,说里面油漆味重,怕伤了胎。

    两人都没想到40岁的红英意外怀上了,又是头胎,所以格外小心。红英只得依他,把手里的两包东西递给司昆,说里面是换洗衣服和吃的。

    “自己照顾好自己!”两个人异口同声地说,说完都笑了起来。

    “真是瞌睡碰到枕头啊!媳妇停工养胎的这个档口,正好有了这单活计。嘿嘿,做完了这份工,差不多要当爹了......”

    想到这,司昆就觉得浑身有使不完的劲,恨不得白天黑夜地干活,旁人都劝他悠着点。

    虽然是第一次跟张“山神”搭伙,但这个班子搭的好,三粗五细二打杂,一点都不浪费人力,一看这个家班主就是个精明能干的。

    这帮哥弟投脾气,里头没有偷jianian耍滑的人,大伙做事不计较扯皮,老师傅稳扎,小徒弟勤快,大家同吃同住,干完活谈天说地好不快活。

    除了司昆自己的细木活,他还要和大家一起做起梁上架的力气活。剑川木匠扣榫讲究的是“精细的木雕不漏榫,牢实的窗子不怕敲”,梁柱间的连接要扣榫,桁条、楼愣、串枋之间也都要扣榫,而且讲究严丝合缝,谁不能靠扣榫的严丝合缝把木结构件做严实,而依靠铁钉连接和加固木构件,就会被人看不起。

    在剑川木匠眼里,“钉子木匠”是不合格的!

    两个月后,木床“床枋”和扣榫把一榀举架的十八根立柱串连起来,立柱深深插入地面,靠“串枋”把整幢床架立柱的上中下各部严密地串连起来,形成了牢固的整体。

    “山神”张师傅见多识广,这辈子造房建寺无数,这些年“走夷方”到过东南亚、新加坡,什么样式的木制件没见过?以为自己的见识早已经超过祖师爷了,但就这张拔步床,让他觉得自己所学尚浅。

    几个老师傅围着这木架“床”左看右看,越看越觉得不对劲。

    “这种是哪样床?明显头重脚轻嘛!”

    “尺寸合不合?要不要请主顾过来看看?”有人问

    “山神”跟何工讲了大伙的担心,请他出面去请主顾过来瞧瞧。

    隔了几日,一辆轿车在江家大院门口停下,一个老者坐在轮椅上被人推了进来,只见他鸡皮鹤发,老态龙钟,眯缝着眼睛从正面打量了好久,示意人推着他绕着立起来的床架转了一圈,这老者正是江家大院的主人之一江伯方。

    此刻,他陷入了回忆:记忆中十八根床柱直插入地面,用的是质地坚硬的铁木,床顶被幔帐遮挡终年不辨真容,四周挂掾及横眉皆为金丝楠木,镂刻透雕珍禽异兽及花卉,前门围栏及周围挡板刻有龙凤祥云,八仙人物……

    没有人知道,当初那精工雕琢,金丝楠木重重包裹之下的是一具阴沉木棺!

    江伯方对旁边的人附耳讲了几句话走了。

    “就是这个样子!继续做吧!这个图样,请安排木匠师傅设计成顶板木雕。”来人跟何工交代,递过来一张图样纸。

    人走后大家凑过来看这图样:一个藏密圆环,最中间的是一条蛇,蛇身上长着两个翅膀。

    “这是个啥呢?不龙不蛇的,也不好看啊?”几个工友看过这图样后都摇头,司昆也毫无头绪,一夜无眠。快到黎明时分,才眯了一会儿。

    奇怪,媳妇怎么来了?站在大门口冲自己招手。司昆忙起身朝她走过去,就几步路的距离,怎么走这么久也到不了她跟前呢?!好不容易跑到红英面前了,司昆急的扶住她,问她怎么这会儿来了?

    红英看着他不说话。

    司昆正疑惑着,忽然听到身后传来一阵巨响,回头一看,场子里搭好的床架子顶轰然落地,十八根立柱同时往四个方向倒下去,一条长着翅膀的巨蛇冲天而起!

    他一下子从梦中惊醒,黎明时分,万籁俱寂,哪有什么长翅膀的蛇,床架子也好生生地立在场子中间呢!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