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十四章百里奚 (第2/3页)
国,百里奚是楚国人。 《水经注》里面交待得更明确,该书卷三十一(淯水)载:“淯水又南,梅溪水注之。水出(宛)县北紫山,南经百里奚故宅,奚,宛人也,于秦为贤大夫,所谓迷虞智秦者也。” 另外,《荆州记》也记:“(南阳)郡西七里有梅溪,溪西有百里奚宅。” 《太平御览》亦载:“(南阳)郡南七里有梅溪,故考传云城西有百里奚宅。” 现在的南阳市中心城区西,的的确确就有一个百里奚村。 不过,让人生疑的是,《明嘉靖南阳府志校注》记载:“在百里奚村东,高约七米,称百里大夫墓。墓前摆放七块巨石,俗呼七星冢。唐开元二十三年郑琏书五大夫碣铭,后佚。” 百里奚死于秦国,而且在秦国有封地百里邑,怎么死后又葬到楚国宛邑去了? 话说回来,《东周列国志》之所以写百里奚是虞国人,也是有根据的——《战国策》称:“百里奚,虞之乞人,传卖以立革之皮,穆公相之而朝西戎。” 现在的山西平陆县槐下村也立有“虞贤百里奚墓记”墓碑,碑文记载是北魏太和丙子年(公元497年)立。 很多当代书籍如《运城地区志》、《凤翔县志》、《移民大迁徙》、《迁民姓氏寻源》、《凤翔史话》、、《大秦史》等等,也都沿袭了《战国策》的记载,把百里奚定位为虞国人。 《东周列国志》里面一口一个“百里奚”,《周史演义》在介绍孟明视时更是说他“复姓百里,名视,字孟明。”但是,这个“百里”,应该是指百里奚到了秦国后得到的百里邑封地。人们尊称他为“百里”,并不是因为他姓百里。 那么,百里奚本来应该姓什么的呢? 唐人林宝编撰的《元和姓纂》中记载:“虞仲之后,公族有井伯,即百里奚也;生子孟明视,子孙以王父字为氏。” 虞仲是周太王古公亶父的次子仲雍的曾孙。 周康王封其于虞(今山西平陆县北),从而建立虞国。 根据这个说法,百里奚就应该是虞国人,是虞仲之后,属于虞国的公族,名叫井伯。 也就是说,百里奚就和周天子同一个姓,姓姬。 南宋人郑樵撰写的《通志》支持此说,称:“姬姓虞仲之后也,有百里奚者,为虞之公族大夫,晋献公灭虞,虏虞公及其大夫百里奚,以媵秦穆姬。” 不过,《百家姓·井》里面却说:“据《姓源》所载,周代姜尚(太公望)受封于齐国。其后有出仕虞国者,为大夫,受封于井邑,称为井伯。” 在这儿,百里奚又成了姜太公的后代,姓姜。 当然,最权威的还是先秦典藉《左传》里的说法,该书在“僖公五年”条中说:“执虞公及其大夫井伯,以媵秦穆姬。” 百里奚在《史记·秦本纪》的第一次出场,就是出现在“以媵秦穆姬”这个环节中,原文为:“五年,晋献公灭虞、虢,虏虞君与其大夫百里傒,以璧马赂於虞故也。既虏百里傒,以为秦缪公夫人媵於秦。” 由此可知,井伯就是百里奚。 也无怪乎《东周列国志》写秦穆公与百里奚一番长谈过后,心悦诚服地说:“孤之有井伯,犹齐之得仲父也!” 百里奚在《史记·秦本纪》中出场后,就亡秦走宛,从而被秦穆公以五羖羊皮赎了出来。书中特别提到:“百里傒年已七十馀”。 《左传》里面从未出现过“百里奚”的名字,只有“百里”、“孟明”、“百里孟明视”、“孟明视”的说法。 秦史学家马非百先生指出,“奚”的本义为隶役。《礼记》有《疏》:“有才能曰奚,无才能曰奴。”《周礼·酒人》:“奚三百人”。注:“犹今官婢”。 即百里奚是一个卖身为奴之人,被秦人称为“奚”。 也就是说,“奚”,和“五羖大夫”是一样的,都是一个外号,并不是百里奚原来的名。 马非百先生因认为,孟明视和百里奚其实是同一个人。 他的依据是,《左传》里面写的“召孟明、西乞、白乙伐郑”,“复使孟明为政”,“犹用孟明,孟明增修国政,重施于民”,“遂霸西戎,用孟明也”等等事迹,与《史记》中写的百里奚相秦,伐郑霸西戎等事迹完全重合。而且,秦国在秦武王置左右丞相之前,还没出现过两人同时执政之例,尤其没有以父子同时执政之例,由此可知,百里奚、孟明视就是同一个人。 马非百先生还提到了最有说服力的一点:《左传》中记载的“秦用孟明,遂霸西戎”,“奚相秦,而西戎八国来朝”。而《战国策》又说“百里奚,虞之乞人,穆公用之而朝西戎”,“朝西戎”、“西戎来朝”等等,显而易见,都是同一件事。但李斯在《谏逐客书》中说:“穆公西取由余于戎,东得百里买奚于宛,迎蹇叔于宋,求丕豹、公孙枝于晋。此五子者不产于秦,而穆公用之,并国二十,遂霸西戎。”李斯是秦相,自然深谙秦国历史,孟明视既然有“秦用孟明,遂霸西戎”的光辉业绩,李斯在历举秦国前贤时,只提百里奚而不提孟明视,足见百里奚就是孟明视。否则,李斯对“遂霸西戎”的孟明视而不见,根本说不过去。 另外,《左传》记载秦穆公遂霸西戎之后,周王对秦穆公、孟明视和子桑三人,分别加以赞美。说秦国之所以能称霸西戎,那是因为秦穆公重用孟明;而孟明之所以得到重用,又在于子桑能知人而举善。这个子桑就是公孙枝。《左传》中并没有公孙枝举荐孟明视的记载,而《吕氏春秋·慎人》里面有提到公孙枝向秦穆公举荐了百里奚。《韩非子·说林下》里面也有“公孙支自刖而尊百里”的文字,可见,百里就是百里奚,百里奚和孟明视就是同一个人。 还有,《史记·商君列传》中说的:“百里奚相秦六七年而东伐郑,三置晋国之君,一救荆国之祸。”即秦穆公的东进政策,是在百里奚的主持下展开的。但《左传》和《史记·秦本纪》都记载攻打郑国的人是孟明视。原因就是司马迁考证错误,把一人误认为是两人了。 马非百先生还指出,秦国先进伐郑之时,《左传》只记载“公访诸蹇叔”及“蹇叔哭送其子”。同书其他地方,如晋原轸提到的“秦违蹇叔而以贪勤民”,又如穆公事后检讨的“孤违蹇叔,以辱二三子”,都根本就没有涉及百里奚。《淮南子·道应训》和《史记·十二诸侯年表》也只仅有“将伐郑,蹇叔曰不可”之类的记载。《吕氏春秋·悔过》和《淮南子·道应训》所记载的劝谏秦穆公及哭送儿子出征的,都只是蹇叔一人。《史记·秦本纪》却强把劝谏秦穆公及哭送儿子出征的人写成“蹇叔与百里奚”,但在《史记·商君列传》的记载中,百里奚本身是主持东进政策的人,是攻伐郑国的主谋,他又怎么会自行谏止呢?《史记·秦本纪》的写法,明显与《史记·商君列传》里的交待不符,可以说是自相矛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