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朝代_第四十二章老子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十二章老子 (第2/3页)

 可以翻看一下那段时期的历史,春秋战国时代的君主们个个励精图治,养贤蓄士,不断的改革内政与外交,鼓励生产,修制武备,都没有能实现使乱世得治的目标。难道那些君主们最应该做的是吃喝玩乐,不理朝政,对官员的作为,百姓的生活不加任何干预,任其自然而然的发展么

    做出这样的推理,大家看了一定不会住的摇头说,“不可能,不可能”。可是,那些大讲老子的不都是这样解释无为的吗宣称无为就是无所作为,对自然事物,不加丝毫干预,任其自然而然而发展。很显然,当我们将无为等同于不为时,将面对不可调和矛盾。

    然而多数学者要么无视这个矛盾,要么试图调和它。但是,我们却没有见到过能在这两条道路上获得成功的。

    问题究竟出在哪里呢原因是我们不加任何审查就将无为定义为不为了。你可能会反驳说,无不就是不的意思么无为不就是不为么不为不就是毫无做为吗没有什么错误呀。

    这个推理从表面上好像没有什么问题,但是我们要知道,我们所讨论的无为并不是一个普通的词汇,它是哲学家在表述其思想的过程中所创造的特有概念。普通词汇可以通过其文字表面的意义去理解,但概念却不能,概念是通过下定义的方式来确定其含义的。所以我们若了无为概念的含义就需要了解它的定义。

    无为是老子特有的概念,所以要了解无为概念的定义我们只能通过仔细阅读经文,从经文中寻找老子为这一概念所赋予的定义,而不是一看到无为就联想到不为,看到不为就联想无所作为。

    将无为与不为等同,是阅读者主观给予这一概念的定义,并不是老子的原意。矛盾之所以出现的根由于读者主观武断,而并不是作者持有了消极的立场。

    在经文中,老子也的确为无为概念下过定义,老子给出的定义是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居。这个定义的意义是贡献于万物(万民)而不谋取私利,功劳于万物(万民)而不争居万物(万民)之上。

    用现代的语言讲就是只求奉献不求索取,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有了这个定义,命题无为是使天下得太平清静的根本原因的意义就不再是统治者无所作为就能使天下太平了。

    它的真实含义是:统治者要做到一心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因为自己贡献于万民而谋取私利,不因为自己功劳于万民而为王为主,争居万民之上。

    这才是使天下得太平清静的根本原因。相同的命题,仅仅因为其中概念定义的不同,就有了截然不同的意义。

    为什么无为是天下得太平的原因老子给出的方案究竟合不合理老子不仅提供方案,还要证明这一方案是正确的是合理的。按照老子的意见,天下纷乱的根由就在于统治者多欲,他们因为功劳于民,就要恃功谋私,要拥尽天下的财富与土地,要过奢靡享乐的生活。他们对于财富、权力、奢靡生活的欲望无休止,便导致了他们之间不停的争斗。

    统治者一天不放弃他们的欲望,争斗便永远得不到止息。老子倡导无为就是要求统治者放弃对于权力、财富和奢靡生活的无穷嗜欲,只求奉献而不谋取私利,不谋私利就是不以财富、权力、奢靡生活为目标。就是经文里所说的“我无为民自化,我好静民自正,我无事民自富,我无欲民自朴”。

    大家可能又要问了,既然老子主要讲为政治民的道理,那他为什么又大讲道与自然。孰不知自然哲学往往是政治哲学的基础,这在西方哲学史里是最常见不过的现象。

    比如,机械主义自然观往往导致享乐主义的人生观。目的论的自然观往往导致理性主义的伦理观。老子讲道讲自然,也并不是为讲道而讲道,也并不是为讲自然而讲自然,他最终的目的是为他的政治学说建立先验的根据。

    老子认为道是实在的,虽然不能成为人类经验的对象。道是万物发生发展的原因,之所以存在的根据。它是天地万物最高最大的主宰,但却以虚以无的形式卑微的存在着,以至于万物都不知道它的存在。道生万物就是以虚生实,以无生有。

    也就是道生万物而不谋私,为于万物而不私己,功劳于万物而不争居万物之上。这即是说道于万物就是无为的。所以无为是最高实有的最大的德性,也就是玄德。

    自然之道是无为的,那么社会政治之道也必将是无为的。所以统治者欲治天下,就必须效法天道之玄德,以无为取天下,即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居。也就是只求奉献于民而不索取于民,全心全意为什么服务。

    只有统治者做到这些天下就自然而然地归于太平清静了。所以老子讲道就将无为法则提高到自然与社会最高原理的高度上,如此我们就不能简单看得他的政治学说了。

    总之,老子学说主要是讲政治,讲如何施政治民才能使天下大同的原理。他讲道讲自然是为他的政治学说建立自然哲学的基础。

    《老子》,又称《道德真经》《道德经》《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中国古代先秦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为其时诸子所共仰,传说是春秋时期的老子李耳(似是作者、注释者、传抄者的集合体)所撰写,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道德经分上下两篇,原文上篇《德经》、下篇《道经》,不分章,后改为《道经》37章在前,从38章开始为《德经》,并分为81章。是中国历史上首部完整的哲学著作。

    关于他的身份,还有人认为他是老莱子,也是楚国人,跟孔子同时,曾著书十五篇宣传道家之用;还有人认为是周太史儋(dān),生活在孔子死后一百多年的时间里。著名史学家司马迁在其《史记》的《老子韩非列传》中即说明了当时对老子何其人有过此两种猜测。“或曰:老子亦老莱子也,著书十五篇,言道家之用,与孔子同时云。”当时司马迁也疑老子即为老莱子,并不是道家创始人。

    老聃长寿,一百零一岁仙逝,邻里皆来吊唁。老人哭之,如哭其子;少者哭之,如哭其母。念老子顺民之性、随民之情、与世无争、柔慈待人的大德大恩,皆悲不自胜。老聃好友秦佚来吊唁,至老子灵旁,不跪不拜,拱手致意,哭号三声即止。待其欲转身回去时,邻人拦住问道:“汝非老子好友乎”秦佚答道;“当然。”邻人道:“既为老子好友,如此薄情少礼,可乎”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