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朝代_第七十三章农家~起义先驱陈胜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七十三章农家~起义先驱陈胜 (第1/3页)

    陈胜(?-前208年),字涉,阳城人,发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成为反秦义军的先驱,是中国农民起义第一人。

    陈胜,字涉,阳城人。是秦朝末年农民起义的领袖之一,与吴广一同在大泽乡率众起兵,成为反秦义军的先驱。陈胜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他不知道等待他的是什么结果,不过他跨出了第一步,这起义的火苗,迅速蹿起,并迅速点燃传至全国,一场场浩大的起义,接踵而至。

    扬雄:“或问陈胜吴广,曰:‘乱。’曰:‘不若是则秦不亡。’曰:‘亡秦乎?恐秦未亡而先亡矣。’”大文学家扬雄,认为陈胜起义就是一场乱局,搞得秦国上下,乱糟糟的,如果陈胜不起义的话,秦国或许不会灭亡。而说陈胜的起义,灭掉了秦国,似乎也不太准确,因为即使没有人推翻秦国政权,秦国也会因为自身的统治问题而全面崩盘。上后世多低估陈胜起义,认为像陈胜这样的小人物,实属草根,起义也没有具有的纲领、时政方针、计划就贸然起义,必然会把整个国家搞得乱七八糟的。

    但是又不得不陈胜的勇气,若不是他主动跳出来,勇敢地举起起义的大旗,秦国的人民不知道还要经受多久暴政统治。出身于社会底层的陈胜,被人说成是一介莽夫,对打仗之事不在行,如果国家无事,那他可能是一个普通的农民或是一个商人,甚至是读书人。但当时秦国的情况并不是很好,政治动荡,秦二世上台后不问政事,终日享乐。国家大权掌握在jianian臣赵高手里。

    刑罚严苛、徭役比较严重,底层人民大多数难以维持生计,秦二世即位,秦国的局面不仅没有改变,还愈加严重。“天下苦秦久矣”,民众都受够了秦朝的暴政,“崛起于行伍之间”的陈胜,就站在了历史的舞台上。当他说出:“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的时候,当他打出:“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旗号的时候,“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影从”,天下人都相应陈胜的号召,担着粮食前来投靠陈胜,以推翻秦的暴政统治为己任,与吴广等广大群众一起揭开了反抗暴秦的第一幕。

    队伍迅速扩大,一攻便拿下了蕲随后又拿下了陈,后来又打入了函谷关,自立为王。一时间,点燃了全国上下,反对暴政的激情。但是这场声势浩大的起义运动,在看似轰轰烈烈的情境里,又寂寂然退场了。陈胜从起事到身死的时间只有短短的六个月,这六个月不过就是转眼间的事情,但是六个月在争分夺秒的历史长河里,足以颠覆一个国家,也足以建立一个新的王朝。而综观陈胜的一生,他基本上实践了其“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的谋划。其起事轰轰烈烈,虽然没有成功地彻底推翻秦王朝,却让后来人,有了一条更清晰的道路可走,其兵败身亡,也是死得其所。

    在《太史公自序》里是这样给陈胜历史定位的:“桀纣失道而汤武作,周失其道而《春秋》作。秦失其政而陈涉发迹,诸侯作难,风起云蒸,卒亡秦族。天下之端,自涉发难。”太史公对陈胜的评价很高,足以说明陈胜在历史上的地位和作用。

    经历过九年义务教育的人们,都应该对陈胜吴广这两个名字不陌生,他们是秦朝末年的农民起义领袖,为秦朝的覆灭打响了第一枪。然而,鲜有人知的是,当起义活动正发展得如火如荼之时,吴广却死在了陈胜的手下。

    陈胜为何要杀吴广,这个问题在民间一直有争议,直到后世的司马迁编写出《史记》,人们才终于从中找到了答案。

    公元前二零九年,秦二世胡亥继位。众所周知,胡亥是一个残暴的君王,他继位后采用严苛的刑罚管理百姓,令百姓苦不堪言,而陈胜吴广起义的故事,正是发生在这样的背景之下。

    同年,九百民夫,被朝廷派往渔阳戍守,当时朝廷正是缺人的时候,因此负责押解他们的军官只有两个人。为了方便管理,这两位军官从九百人当中挑选了两个机灵的人当做屯长,这二人正是陈胜和吴广。

    等到队伍新进至大泽乡时,天公不作美,连续下了很长时间的暴雨,众人也因此延误了期限,按照秦朝法律,逾期当斩。陈胜吴广商量一番过后,认为此时只有两条路可以走,一条是等到雨停了继续前进,但是到了渔阳,等待大家的只有一个死字,二是干脆就地造反,说不定还有活的希望。

    反正横竖都是死,为何不反抗试一试呢。当天晚上,陈胜便找来一块绸布,在上面写上“大楚兴,陈胜王”六个字,接着将这块布塞到鱼肚子里。等到第二天众人吃到这块布时,在迷信思想的作用下,他们都认为陈胜是上天派来拯救他们的王。

    陈胜吴广二人见时机差不多到了,于是当即杀掉了两位军官,随后经过一番慷慨激昂的演讲,成功获取到众人的支持,紧接着,二人便以公子扶苏和楚将项燕的名义起义,此次起义,由于发生在大泽乡,因此被后世称之为“大泽乡起义”。

    陈胜吴广起义后第一件事就是攻打大泽乡,负责镇守大泽乡的秦军由于失去民心,很快便被溃散而逃,二人也因此拥有了第一个据点。随后,他们以大泽乡为起点,依次进攻蕲县、铚、酂、苦等地,等到到达陈县时,原本九百人的军队,已经扩充了十几倍,士兵上万,战车六七百辆,还有骑兵上千,俨然一只正规军的规模。

    陈县攻占下来后,城内的豪绅为了巴结陈胜,便对陈一通拍马屁,称他身披战甲,手持利刃,替天行道,讨伐暴秦,论功虽不能称帝,但称王绰绰有余。陈胜一听觉得十分有道理,于是便对外宣布建立大楚国,自立为王。

    陈胜做了王,吴广也不遑多让,二人一同起义,轮功劳应当五五作开,因此吴广也以王自居,不过考虑到一山不容二虎,吴广的王只是代理王,辅佐陈胜征战天下。据《史记》记载,吴广做王之后,负责率领众将士向西进攻,第一站便是荥阳。

    虽说时势造英雄,但英雄本身一定得是厚积薄发,没有能力的人就算成为了英雄,也会因为见识浅薄迅速失势。陈胜吴广二人由于是农民出身,没有念过书,根本不懂带兵打仗,对于军队管理也一窍不通,因此,二人落败便成了命中注定。

    吴广带着士兵攻打荥阳,他骄傲自满,以为自己还会像之前那样一帆风顺,丝毫意识不到,之前之所以打胜仗是因为得到了百姓的支持。相比起秦军精良的装备,起义军的武器只能算破铜烂铁,相比起秦军士兵强壮的身体,起义百姓只能算长期处于亚健康状态的病人,最终,起义军在荥阳惨遭失利。

    看着军队溃败,吴广所属的将领们都认为必须改变策略,否则等待他们的将会是全军覆没,可他们的建议上传到吴广耳朵里,瞬间遭到了吴广的反驳。吴广已经尝到了权力带来的快感,他不允许别人有任何的疑问,在他看来,这就是夺权的象征。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