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 单位 (第2/2页)
诸位了。” “老夫自当尽力。” 陆氏族老们以这两本书为框架,开始填补内容。 编写教材总是一件复杂繁琐的事情,白野当初写这些东西,也是怕久而久之就忘了。 所以都是东一榔头,西一棒槌,难就难在循序渐进。 最基础的,反而是一些概念性的东西。 然后,白野又发现了一个让人无比头疼的事情。 度量衡。 现代的数学,物理,化学等公式虽然依旧可以使用,也不妨碍计算。 但是,以当下的计量单位,很难准确的进行实验。 尤其是化学实验,好比以后发展火器之时,总不能拿人头去堆吧... 古代的度量衡不够精确,一斗是多少?是满斗,还是平斗? 一尺是多长?江南的尺和巴蜀之地的尺又不一样长。 一炷香是多久,误差都太大。 始皇帝虽然统一了度量衡,但是,每个朝代又都有不同的标准。 以前,度量衡的标准,多是以人体某一部分为基准,立标准的人不同,标准自然也就不同。 这也给白野查阅古籍,换算单位造就了极大的困扰。 而自然科学又是一门极为精确的学科。 想要重建现代科学体系,除了办书院培养具有科学发展观的种子,完善人才培养制度。 科研体系的建立同样至关重要。 和当初自己在家里瞎摆弄不同,如果不定下标准,再好的技术,在绝妙的设计,一样很难有人继承和发展。 白野甚至一度想要放弃算了,爱谁谁吧,当个富家翁也挺好。 可当看到那群帮他完善教材的人,老的老,小的小,都在默默的努力着。
甚至连薛哑巴也在做了力所能及之事。 又只得默默的给自己打气。 期间,派人分别给周县丞和家里带话,近几日若有急事,可到陆家寻他。 从人文学科到自然学科最大障碍就是数学。 万幸,此刻的十进制已经普及,而阿拉伯数字在民间的反响也很好。 唯一的难点就是计量单位了。 秒,米,千克这几个最基本的单位,在古代很难做到精准的测算。 白野在双清堂发了一夜的呆,实在是想不到有什么办法可以相对精确的得到,秒和米两个单位。 第二天,白野便开始着手实验。 一个时辰7200秒,得到时辰简单,但是要算秒就麻烦了。 用滴漏?看一个时辰滴多少滴水,就能算出一秒滴多少。 可不密封的容器,水滴只会越滴越慢。 又尝试了漏刻,这个倒是可以,但是,很难单独完成。 实验的同时,必须要有一个人在那里数水滴,根本没有推广的价值。 一连三日,毫无进展,钻入死胡同的白野,顶着两个深深的黑眼圈,双眼赤红,头发披散,坐在池边心神恍惚。 陆游手里拿着馒头,冲着白野的背影努努嘴,“白榆,兄长这是中邪了?” 白榆疏淡的眉毛皱在一起,“你才中邪了,郎君只是...只是在想国家大事哩。” 唐婉提着食盒来到白野身边,“哥哥,吃些东西吧,莫熬坏了身子。” 白野闻声缓缓转头,默不作声,眼里没有焦点。 此刻的唐婉泪眼朦胧,从食盒中捻出一块米糕,“哥哥,这是我做的米糕,你尝尝?” 白野看着唐婉递过来的米糕,嘴里喃喃,“米糕,米糕,米...糕...糕...高...高!” 随着呢喃,白野的眼中渐渐恢复神采,一伸脖子,叼住唐婉手里的米糕。 囫囵咽下,“务观!快备马车,再备以盆水银,你们在这继续编写教材,我去去就回。” “好!我这就去。”陆游撒腿就跑。 白野抬起手,在唐婉头上狠狠的揉了揉,“婉儿帮大忙了!” 唐婉咽住话,红了脸,低下头,含着泪,只管摆弄衣服。 薛弼跟着白野来到工坊。 薛弼都疯了,这家伙就把沙子加些莫名其妙的东西烧一烧,就做出琉璃了? 琉璃还能吹? 白野懒得和他解释,待其冷却,抓着三四尺长的玻璃管又返回陆府。 当白野回到陆家,陆游已经备好了一盆水银。 没有现代的仪器,白野只能用这种土办法测量长度了。 标准大气压下,水银的高度为760mm,也就是76厘米。 当然,会有一定的误差,但是,这也比用宋尺换算来的精确。 得到长度单位,就可以利用钟摆效应来定义时间。 任何钟摆,只要长度是99.4厘米,无论松手之前摆锤多高,摆锤多重。 松手之后,钟摆摆一次的时间都是一秒。 忙完一切之后,白野终于长舒口气,就这么在双清堂前,成太字直直躺下。 连日的疲倦汹涌而来,稍稍歇会儿。 陆游三人吓了一跳,连忙上前查看。 唐婉蹲下身,小心翼翼的用手指戳了戳白野脸, “哥哥睡着了!” (本章完) PS:这张有点乱,大家凑活看...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