宅男的大宋之旅_第五十二章 来者不善?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五十二章 来者不善? (第2/2页)

回县衙。”

    一路上,陈六丝毫不顾及跟在身边的阿九,苦口婆心的劝说着。

    白野不为所动,自己出门从来不会前呼后拥。

    如果阿九真要杀他,在不在身边都是一样的,担心就显得非常多余。

    赵颖见回来的多了一个人,不禁皱眉,“还真去青楼了?”

    白野大窘..

    ................................

    就在宋,金两朝围绕和议沸反盈天之时,王伦再次抵达金国首府会宁。

    这是宋金开战以来最为顺畅的出使。

    沿途关卡毫无阻滞,见过文书即刻放行。

    并且,所到驿馆,均备好了饭食和暖铺。

    入了金廷大殿,王伦递上政事堂的书札,“我主谢金国皇帝废黜刘豫,以消弭兵灾,结百世之好。”

    王伦的身体虽然没有彻底恢复,但声音铿锵有力。

    完颜亶见王伦不卑不亢,略带几分欣赏,看过书札过后,略带疑惑,“康王仅是索要昏德公夫妇的梓宫,生母以及众赵氏亲眷?”

    “是。”

    金国大臣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前些时日还在为还地争吵不休,白吵了?

    人家压根没有要地的意思,是真的惧怕还是所图甚大?

    也不是赵构不想要,只是经过白野的分析,以及众宰执的商议,如今的河南之地犹如鸡肋,民生凋敝,所有财富早已被洗劫一空。

    唯一有价值的就是那些大宋百姓,故而,还不还地随意,时机到了,我自取之。

    完颜亶皱眉问道,“朕问来使,康王有何诚意?”

    王伦道,“我主诚意甚笃,愿每年纳银十五万两,绢十五万匹。”

    由于基本国策已定,再加上一众金国大臣也不想在宋人面前“起内讧”,均是引而不发。

    最后,完颜亶令道,“命太原府少尹乌陵思谋出使江南,洽谈罢兵通好事宜。”

    住在驿馆的王伦渴望见到当初一同出使的宇文虚中,洪皓等人,以了解金廷高层的情形。

    奈何,自从见过完颜亶后,金人看守的极紧,只好作罢。

    两天后,王伦陪同乌陵思谋启程返宋。

    乌陵思谋是金国的外交官,当年两人也是经常打交道。

    每次见面,都免不了一番唇枪舌剑。

    乌陵思谋认为赵宋言而无信,根据就是赵宋未能履行海上之盟。

    海上之盟是宋,金之间的第一次盟约。

    商定由金军攻取辽国中京,宋军攻取燕京和西京。

    待到攻灭辽后,将燕云十六州归还宋朝,而宋朝则把原本给辽的岁币转送给金国。

    燕云十六州是大宋的伤心之地。

    自石敬瑭将其割让给辽国后,长城防线便落入了契丹人之手。

    大宋中原立国,北方却无险可守,几次兴兵伐辽,未获寸土。

    最后不得不签订澶渊之盟,与辽握手言和。

    然而,联金攻辽,宋军大败亏输。

    只得花三十万匹绢,二十万两白银以及百万贯的年租,从金人手里赎回燕云六州和燕京城。

    可此六州不仅残破不堪,甚至连地皮都被金人翻遍,掳掠一空。

    而后来的张觉事件,不仅成了金兵伐宋的祸根,也导致了金国不信任宋廷的根源。

    王伦则认为,是金国失信在先,未能如约归还燕云十六州,这才导致张觉叛金归宋。

    二人唇枪舌剑数载,也算是老相识了。

    不承想,几年不见,已是故人的乌陵思谋终日沉默,宛如石头。

    无论王伦说什么,均引不起他的谈兴。

    王伦哪里知道,乌陵思谋怀有深仇大恨。

    乌陵思谋出身熟女真,在金国属于是贱民。

    完颜宗翰见其伶俐,又说得一口汉语,便将其留在身边担任通事。

    宋金开战后,又一路扶持,升至如今的太原府少尹。

    少尹虽然没什么实权,可好歹也是个四品高官。

    由贱民而至四品,他十分感激宗翰。

    然而,宗翰被宗磐所杀,他失了最大的靠山,如丧考妣。

    如今宗磐力主讲和,他自然仇恨满怀。

    将近二十余日,使团抵达泗州。

    刚到宋境,乌陵思谋的态度便恶劣起来。

    第一次用膳就提出要用金碗银盏。

    王伦无奈,只得命人寻觅金匠,可泗州乃交兵前沿,一会儿沦陷,一会儿收复,满街都找不到一户人家,更何况是金铺。

    这还不是最要命的,乌陵思谋甚至要宋廷大小官吏见他须行臣礼。

    说是大国之卿当小国之君,见他必须跪拜。

    并且,言说康王的接伴使一日不至,他便一日不走。

    王伦本来已经给朝廷发了急奏,为保万全,又亲自骑马赶回建康。

    (本章完)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