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六章 分歧 (第3/3页)
众太尉洗尘,也是新年祝福。”
韩世忠仰颈喝罢,单刀直入,“赵相公,这回召自家们来行在,有甚计议?莫不是仅仅是大朝会?” 此次召三大将,文书上并没有写明缘由。 赵鼎放下酒杯,“朝廷决计议和,圣上极是器重众太尉,此次召众太尉前来,便是商议国事。” 酒席上一时没了动静,召武将议国事,这可是闻所未闻。 韩世忠不客气的嚷嚷着,“既然朝廷决计议和,那还商议个鸟?!” 白野侧目,老韩很勇啊。 赵鼎也不恼,委婉的说道,“朝廷虽然决计议和,可圣上还是想听一听众太尉的意见。” 依旧是韩世忠的大嗓门,“自家的意见是,与虏人议和,那就是与虎谋皮。” 赵鼎依旧微笑着说道,“若只是权宜之计呢?” 这回却是王庶忍不住开口,他是坚定的主战派,虽然为赵鼎举荐,依旧出声道,“相公难道不知乐不思蜀?” 赵鼎不语,都说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这也正是他的为难之处。 战,朝廷钱粮不济,和,又恐乐而忘忧。 秦桧跳出来找存在感,对张俊道,“张太尉有何话说?” 张俊摇摇头,“下官依令行事。” 白野看了眼那个小老头,难怪赵构喜欢,能不能打是一回事,架不住听话啊。 秦桧又笑眯眯的看向岳飞,“岳太尉呢?” 岳飞见秦桧问他,一直压抑着的怒火直冲脑门,“下官只是不明白,如今我军与建炎年间相比,已是大相径庭,为何还要议和?莫不是朝中出了jianian人不成?” 此话一出,席间仿佛冻住一般。 赵鼎出声解释道,“兵势虽然比建炎年间壮大了很多,可财力依旧困乏,圣上仁慈,不愿劳民伤财。” 岳飞火起,难以抑制,朗声道,“强虏亡我之心未死,国家存亡不定,岂可奢谈百姓安居?殊不知覆巢之下无完卵?倘若国将不国,何来百姓富庶?下官以为,首先应当澄清寰宇,然后方是轻徭薄赋,与民休息。圣上惜民,那是圣上悲悯,身为人臣,就应当竭力谏诤。若一味取悦圣上,偏安江南,不思久远,虏人一旦来袭,误君误国,其罪与赵高,李林甫何异?” 张守见岳飞的一番话竟是冲着赵鼎来的,赶忙道,“岳太尉不得说此说话,当年若不是赵相公一力保举,岳太尉如何复得了襄阳六郡?” 岳飞死死的盯着赵鼎,声音铿锵,“下官终生铭记赵相公的举荐之恩,但时至今日,下官不得不说,丞相谋国不善!” 这番话,又如一道炸雷,令人心惊胆战。 赵鼎没有说话,心中却如沸水翻腾。 他身为丞相,既要忠君,又要保国,还要护民,他突然觉得太累了,想歇一歇。 “砰!”,一个酒杯直直的砸向岳飞,岳飞抬手挡下,酒杯落地稀碎。 白野原本清秀的脸都有些狰狞,“军贼,**!我家先生是凭你可以言说的?” 拉着几千万人赌国运?谁给的勇气,梁静茹么。 全场,白野一直如同一个小透明,此时,众人纷纷侧目。 “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岳太尉难道只读《武经总要》,不读《孙子兵法》?岳太尉收复襄阳六郡,加官进爵,那你可知,耗费钱粮几许?又有多少百姓流离失所?” 岳飞正气头上,莫名被酒洒了一身,“自家又非书吏,如何知晓。” 白野缓缓走到场中,“百万贯!江南百姓之苦,岳太尉便视而不见?岳太尉,敢问几年可收复中原?下官给你算算需要多少钱粮,才够让你建功立业!一个士兵加上一个民夫的作战距离不足百里,岳太尉需要多少民夫?我家先生替你募集!” 场中的白野并未停下脚步,在岳飞案前止步,居高临下,继续说道,“下官还有些许产业,折钱数十万贯,诸位相公为证,只要你岳太尉现在砍下吾之首级,家资悉数奉上,供你北伐,成就伟业!” 岳飞浑身杀气暴起,白野浑然不惧。 场面一时间剑拔弩张。 “长风,够了!”赵鼎站起身,朝众人供一拱手,转身踉跄而去。 白野连忙上前搀扶。 接风宴不欢而散。 (本章完)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