宅男的大宋之旅_第八十九章 从军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八十九章 从军 (第2/2页)

推波助澜,双方正式缔结和解盟约。

    再就是考成法的阻力。

    本意是提高行政效率,但是难免只是由下对上负责,而不是对百姓负责。

    而这恰恰成了秦桧党羽的攻讦理由,也是可笑。

    不过这也是不争的事实,执行过程中,难免会加剧对下层民众的盘剥。

    有治人而无法治,任何制度,无论好坏,归根结底还是要靠人来执行的。

    举贤任贤,才是维系一个社会良性运转的基石。

    朝廷挤压地方官吏,地方官吏再压榨大户,大户又吃散户...

    政事堂中,白野沉思许久方才开口,“考成法可以如下官在山阴一般试行嘛。”

    说着还挑衅的看了眼秦桧,“就说新式农税,州县之地都是有数的,只需测量全县耕地,减去官田,剩下的便是私田,这里便可试行考成法,若是田亩差额过大,只问责当地首官。”

    至于下面的胥吏,自然就是当地的知县,知州来监督,反正他们要是出了问题,由你背锅...

    秦桧不动声色的说道,“若是有地方官为图新功,虚报田亩,岂不是霍乱一方?”

    不得不说,确实有这种可能,到时候虚报的田亩的税额就要平摊到百姓头上。

    白野笑道,“这不是还有监察司么?若有百姓不公,还可寻就近民报刊点,有朝廷为他们做主。”

    说完还冲秦桧拱手,“多谢枢相提醒。”

    秦桧闷闷的哼了一声,“分内之事。”

    同理,设立盐官同样可以试行考成法,其实这也是赵鼎当初回信再议的本意,由大丰收的新式农税为破题关键,只要能够试行,后续也就顺理成章。

    赵鼎抚须对着身边的李光说道,“农税之事还要有劳泰定兄,联合户部以及司农寺,尽量完善,避免疏漏。”

    李光回礼,“下官自当尽心。”

    白野小声的对身边的李孟博说道,“你真是令尊的亲子?瞧瞧人家多正派,再看看你?”

    李光有两任妻子而无妾,可能家教太严,也可能逆反心理,谁知道呢,反正这年代嫖娼不犯法,白野也不理会他这不算怪癖的怪癖,却不妨碍鄙视他...

    李孟博翻了个白眼,不甘示弱,“怎的,你个惧内的羡慕啊?”

    “滚...”

    李光对这个长子寄予厚望,一甲第三却不为官,国仇家恨之际又寄情山水,令他一度感到失望,直到前些时日,自己竟然是因为这兔崽子的一封信升任参知政事,再看看如今两人的小动作,心绪一时有些复杂,亦有些欣慰,至少也算浪子回头吧。

    这时,一直沉默的枢密副使王庶开口道,“此次虏人议和有些蹊跷,兵部收到消息,虏庭以欺诈做法废除刘豫,伪齐掌权之人四处奔逃,人人自危,中都将帅更是如同油煎,我朝只要稍有行动,河南便可归附,恰恰此时,虏庭遣使和议,白少卿以为,虏庭是何用意啊,难道是缓兵之计?”

    白野有些莫名其妙,自己和王庶又没有过节,怎么还考校起自己来了,压下心中疑惑,“下官不善军事,岳太尉亦时常提醒下官,便不多做纸上谈兵之论,不如让李探花来答王相公之问。”

    王庶沉着脸点点头。

    李孟博需要一个进入大众视野的机会,白野便顺水推舟。

    李孟博无奈的看了眼白野,起身行礼,“虏人来使,言辞利诱我朝,无外乎两种可能,以淮水为界亦或是以黄河为界。

    若以淮水为界,我朝在淮水北岸尤有治所,如泗州,涟水军等等,既为我军所有,又何来和谈?

    若归还河南,以黄河为界,则沿河东西四千里,连年战火,白骨未收,几无人迹,若是我朝得了河南,自不可能如伪齐一般毫不怜悯顾惜,即便以白少卿之新式耕作法,亦需要三五年才可能改善原先贫困凋敝之境。

    而这三五年里,我朝不仅不能从河南得到任何财物赋税,每年还需输送过千万的钱粮。

    同时,还需派兵驻守,中原平阔,用兵岂止20万?届时都不用虏人来攻,我朝自溃,虏人之计不可谓不歹毒。”

    王庶点头暗赞,都是我大宋人杰啊。

    白野偷偷树了个大拇指,又得了李孟博的一个白眼。

    赵鼎瞧了眼外面的天色,轻咳一声,“哎呀,今日该下值啦。”

    然而,赵鼎,李光,王庶三人都没有动,都有意无意的看向秦桧。

    秦桧哪还不晓得这是要赶人了,忍着怒意拱手告辞,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尔等最好别出错。

    待秦桧离去,赵鼎看着白野,眼神有些自责,缓缓开口,“长风啊,我等三人商议许久,你去从军吧,去你兄长麾下。”

    ???

    白野整个人傻了。

    (本章完)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