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五十一章 第一场比试 (第1/2页)
太和县距顺昌城约莫八十里。 龙卫军两千余人带着全副武装辎重,朝发夕至,若只说行军,绝对属于当世最强军之一。 八字军驻地在县城北门外五里,而白野等人则在东门外五里安营扎寨。 晚间,白野和李孟博二人前去拜会许清。 表明身份后,一名兵卒举着火把在前面带路,白李二人就这么肆无忌惮的打量着军营。 “圆阵?”白野有些不确定的小声道。 李孟博点点头。 八字军用的正是《武经总要》月营法中的一种。 将圆阵与安营相结合,一大营有八十子营,半数皆空,其内入开,开三迳。十二旗,十六鼓,左矛右戟,前后左右各有盾弩,旗鼓中央,大将之所。 这是平原地形中步兵最笨,最无解的扎营方式,没有丝毫弱点,无论敌军从哪个方向突袭,都能很快做出应对。 进入中央大帐,白李二人行武人之礼,齐声道,“见过许太尉。” 许清绕开桌案,笑着引二人入座,“快,快坐。” 待二人坐下,许清又给倒了两杯水,“龙卫军来的可够快的啊,自家原以为最少还得两个时辰呢。” 白野颔首,笑容含蓄,“不怕许太尉笑话,成军大半年,别的本事没学会,就是能跑,届时还请许太尉手下留情,莫要让自家们输的太难看。” 许清没回主位,而是在二人对面坐下,笑呵呵道,“花腿军也能跑,他们可不弱啊,更何况,龙卫军乃是骑军,步行行军尚且如此,若是全马而来,自家恐怕要望风而逃了。” 白野和李孟博对视一眼,这种态度,果然无愧当下有数的雄军。 就像易大师说的,真正的大师永远怀着一颗学徒的心。 至于是不是恭维,白李二人还是听得出来的。 接着,白野就平日里看书时不解的地方进行提问。 许清按自己的经验进行解答。 双方丝毫没有文武相轻的芥蒂。 比武分为三场,前两场均为披甲,武器则为木制,外面包上布条,再抹上石灰,第三场除了佩戴兜鍪头盔以外,不着片甲,检验真实的伤亡情况。 许清对这种cao演方式有些好奇。 白野解释道,“龙卫军成军时日太短,不曾见血,而八字军不同,十万八字军南北转战十年,如今剩下的都是经历了无数的刀山箭雨之后,留存下来的精锐中的精锐。” 许清明白其中的意思了,轻叹一声,“自家清楚了,后日cao演,定然不会藏私,这些人遇着你这般的统制,是他们的福气。” 从古至今的战场都是一样,都是用实战练兵,死了的是炮灰,活下来的就成了精锐。 而其中蜕变的代价却很少有人会去关心。 经过一日的修整,两千龙卫军整齐披甲,在齐上路的带领下慢慢的向西北行军。 白野和李孟博二人早早的就来到太和县城墙上等着。 城墙并不高,目测都不到一丈,随便一个运动细胞好一点的人都能徒手翻墙。 “二位来的早啊。”许清姗姗来迟一步。 白野笑道,“没见过什么大场面,不怕太尉笑话,下官昨夜都没怎么睡。” “哈哈,习惯便好了,战场上不休息好,可是大忌。” “太尉说的是。” 渐渐的,两支部队都出现在视野之中。 队列齐整,不疾不徐,乍一看倒是平分秋色。 许清点头赞许,“军威不错,白学士用心了。” 白野摇摇头,“银样蜡枪头罢了。” 两军默契的在相距一里的地方停步列阵。 李孟博扭头笑道,“许太尉,那就开始?” 许清望着城外,点点头。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