宅男的大宋之旅_第一百五十五章 作壁上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五十五章 作壁上观 (第2/2页)

官家进言,本就是分内之事。

    四位宰执很快传阅完毕。

    秦桧暗自大喜,宝押对了。

    王庶面色潮红,率先开口,“陛下,臣请即刻兴师北伐,趁虏人内乱,犁庭扫xue,光复旧土!”

    秦桧符合道,“臣附议。”

    几人都有些诧异的看了眼秦桧,什么情况,太阳打西边出来了?

    赵构不动声色,这也是他看到情报的第一反应,但是实际情况并不允许他这样做。

    李光沉吟许久,“天时地利均不在我,仅占人和,非是发兵的最佳时机。”

    王庶将目光投向赵鼎,现在只有他还没有表态,而他的意见至关重要。

    就说政事堂四人,王庶算半票,李光,秦桧各一票,赵鼎独占两票。

    赵鼎惜字如金,“等。”

    王庶蹭的站起身来,“还等?下官已经等了十年了!这般机会千载难逢,岂能错过?”

    李光拉了拉王庶的衣袖,“子尚,你失态了!”

    王庶冲赵构拱手,“还请陛下恕罪。”

    赵构摆摆手,并未放在心上,“赵卿有何计议?”

    赵鼎刚准备起身便被赵构示意制止,坐着缓缓开口道,“虏廷之变,定然是完颜阿骨打一脉和完颜吴乞买一脉之间已然不可调和,既然如此,何不坐山观虎,让其内耗?

    若是我朝此时用兵,不说准备仓促,更会使原本虏廷不和的两派同仇敌忾,反而凭添几分变数,与我朝不利。”

    李光默默点头,王庶皱眉不语,秦桧...无所谓,他的目的已经达到了。

    “赵卿继续。”

    “若是太祖一脉胜出,两国战事应在明年,若是太宗一脉胜出,则由我朝选择进兵时机,决战已然不远,此刻,我朝应当将储粮之地尽量北移,通传众太尉枕戈待旦,随时进兵。”

    赵鼎知道岳飞已经凭借超乎寻常的战争嗅觉提前北上,但是不够,还要继续往前压,战端一开,岳飞的后护军必须以最快的速度进军河南。

    当然,他也有自己的小心思,因为他的弟子白野,就在颍州。

    岳飞一动,颍州的防御压力便会大减。

    赵构有些犹豫,“会不会太过冒险?”

    赵鼎笑道,“陛下,我朝军势已不比当年。”

    赵构咬牙拍板,“好,就依赵卿之言,全军备战,枢密院统筹厢军,征调民夫,调配军粮器械,政事堂总领全局,便宜行事,朕,不从中御。”

    绍兴九年五月,建康行府御书房中,就这般定下了战争的基调。

    晚间,赵构和一众嫔妃用罢晚膳,正在书房省阅各地奏疏。

    忽然有内侍进来禀报,说赵相公来了。

    “赵鼎?快请,快请。”

    须臾,赵鼎快步进来。

    还未等赵鼎开口,赵构率先问道,“赵卿怎的去而复返,可是发生了变故?”

    赵鼎眉眼平和,摇摇头,“不然,一切安好,政令已发往各处,臣此次进宫,是请陛下召开大朝会。”

    大朝会,一般只有重大的节日才会召开,这不年不节的,赵构一时间摸不着头脑。

    “赵卿这是何意?”

    赵鼎轻轻吐出两个字,“人心。”

    赵构越加不解,“赵卿不妨直言。”

    “北伐已然不远,陛下可曾想过,中原之地该如何处置?”

    赵构皱眉思索,这确实是个问题,现在的中原固然是满目疮痍,但是,只要天下承平,三五年的功夫就是千里沃土。

    中原的百姓,官吏可没有死绝,到时候这地该怎么处置呢?

    说句不好听的,现在的淮水以北都算金国,不要脸一点的说,无论最终收复多少,理应都是朝廷的。

    我辛辛苦苦打下来的地,凭什么你说是你的就是你的?

    赵构一拍巴掌,“妙啊,不过,议什么?”

    “北伐!”

    赵鼎这也是受了白野的启发,有好处,但是我不说,先藏着,试探众人的反应,然后用小本本记下。

    谁表现的好,有糖吃,表现的不好,那就光流口水吧,也别抱怨,不是没给机会。

    “来人!上茶。”赵构走下御案,坐在赵鼎身边,“赵卿,再细细说说...”

    御书房中时不时的传出几声刻意压低的笑声。

    (本章完)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