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六十三章 所判可公允? (第2/3页)
好像见到了新的希望,顿时又纷纷附和着吵嚷起来,严惩jianian宦,为民伸冤的喊声,接连不断。 “住口!”朱佑樘再次怒喝,冷冷道:“论朝廷司法公正,是jianian佞还是乱臣,自有满朝大臣,更有朕在。即便是民间有所议,但所议之人,可是农,可是工,可是匠,可是贩夫走卒,唯独尔等士子生员不可议,此祖训不可违!” “陛下,臣请陛下宽宥!” 刘健赶忙出班,躬身拜下奏道:“或是一时心急,或是一时意气,才让此辈行此乱事,请陛下宽宥!” 刘健出班了,谢迁亦是赶忙跟上,六部大臣,督查院皆是纷纷附议。 吴宽这个领头人的族亲更是噗通跪下了一直求情,连往日论事时的义正风发的气度都少了几分。 大臣奏,小臣跟,朝堂一直来的固有程序,此时再次上演。虽然此次非是奏请他做何事,只是求情,但情形何其相同。 朱佑樘冷冷的看着,心中又是犹豫了一下,不过,还未等他抉择,张申已是再奏:“陛下,众位朝中大臣之言,臣不敢苟同,无规则不成方圆,无礼法何成秩序?若朝廷没了规矩、秩序,那成了什么样子。臣自请处罚,治臣疏忽之罪!” 张申的话落下,朱佑樘心中坚定了些,然而,又是一声秉奏跟上,顿时让朱佑樘楞住了。 只见,李东阳轻捋衣襟,缓缓跪下,高声道:“陛下,无规矩、礼法,恐会乱了秩序纲常。张府尹之言,臣附议,臣为内阁辅臣,领礼部尚书衔,却大意礼法、律令,亦请陛下治臣渎职之罪!” 一言出,百官惊,原本大家未曾注意,只以为李东阳已随阁部重臣们奏言求情了,便是连朱佑樘也是未曾注意到。 可谁成想,李东阳没说话呢,而此时却是赞同了张申。 朱佑樘有些懵,不过他心中却是慰藉,且,还有让他更慰藉的事。 随着张申和李东阳的秉奏请罪,刚刚未曾跟着一起求情的一些大臣们,此时却是跪了下来。 金台之上,离的远些的臣僚们说了什么,朱佑樘听不太真切,但看情形已是明晰。 见李东阳似乎还要再说,朱佑樘伸手制止,缓缓道:“李爱卿,此非你之过,实乃他们之过,也是朕之过,是朕纵容了。往日也偶有人上书言及此事,朕也本以为是小事,但今日终让朕知道了,此确非小事。 太祖有言,天下皆可论,唯士子、生员不可论,国子监前的敕造卧碑还在那儿呢,朕竟然已疏忽了祖训。朕当自罪!” “陛下,臣等有罪,还请陛下……” “算了,诸位臣工!” 朱佑樘再次摆摆手,缓声道:“此事无需再谏,朕意已决。朕非圣君,但亦知错能改。” 刘健赶忙再奏,颤声道:“陛下,不可啊,若是如此,恐社稷动荡!” “动荡?” 朱佑樘的脸再次冷了下来,沉声道:“动荡为何?只因朕要遵祖训,便是动荡?只因朕不愿因你等之言而违背祖训,即会动荡?那我大明江山,是否该亡了?刘先生,你教教朕,是否如此?” “臣……” 刘健不知如何回话,他的决断此时全没了用场,谢迁赶忙接了话,道:“陛下,首辅非是此意,只因百余士子虽无足轻重,但牵连太多,且,如此一来,整个天下士林必是哗然,恐……” 朱佑樘此时的意志极为坚定,他甚至可以想到,谢迁和刘健说的可能,却有可能。但越是这样,他越是醒悟了。他越发感觉张鹤龄给他的密奏上说的是对的。 大明此时尚且底蕴深厚,此时士林、民间再多的哗然也不至伤了筋骨。但若长此下去,这所谓声音只会越来越大,介时,还如何能治,若是有心人加以引导,那才是弥天大祸。朝廷还如何做事?难道每做一事,先要抚平他们的声音。 朱佑樘已是有了决定,但他未曾立刻下旨,反而先问张申道:“顺天府,昨日寿宁伯令锦衣卫责打士子所为何事?还有前日,那戴姓监生之事又是如何?” 张申心中已是了然,立即回道:“陛下,前日,戴姓生员纵马街市,殴打举子,持械拒捕,臣受理锦衣卫及兵马司所述,一一查实,人证物证俱在。 臣拟判削去功名,永不叙用。并杖四十,因兵马司已于当街行过杖刑,故,杖刑可免,实判徒三年。另,正所谓,子不教父之过,戴盛之父身为当朝总宪,未曾严加管教家中子弟,有失察、失教之嫌,臣一并建议,罚俸一年,督其严加管训家中子弟。 另案,昨日,户部主事李梦阳及二十四名士子,冲撞锦衣卫衙署,妄议朝政,锦衣卫驱逐无果,下令抓捕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