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七十二章 同仇敌忾 (第1/2页)
苏晨、刘基等人逃似的立马离开了城墙墙头。 苏晨拉着刘基吩咐道: “这华县在越州的东边,如果真是这越州的官兵造反,这华县是他们必须要拿下的,你赶快去招募城里的壮丁和收集粮食储备,看样子,咱们要打持久战了!” 刘基应了一声,连忙去cao办了。 此时的苏晨在竭尽脑汁的想着反败为胜的办法。 看着时不时就有箭矢射下的城墙上,苏晨的心里真是有些没底。 夜幕降临,城外的叛军见久攻不下,便停止了攻城,反而在城外安营扎寨了起来,他们有着源源不断的后备资源,自是不怕打持久战。 城内的众将兵哪里敢松懈,他们都知道,如果城破,他们的下场就只有死了。 苏晨也知道其中厉害,这叛军刚刚兴起,定会屠个城来巩固军队士气的。 所以,他一定要守住,这关乎城里上万民众的生命。 即使,已至深夜,苏晨仍坚守在城墙处,不断调整着城防,指挥着士卒,好抵挡敌军的下一次进攻。凭着县令刘基对苏晨的态度,所以即使是不明白苏晨的身份的众官兵们,也都是心服口服的听从着苏晨的调度。 见敌军迟迟没有动静,苏晨也吩咐着守城的官兵,轮流休息,以防敌军在我方疲倦的情况下发起总攻。 看着东边刚刚升起的太阳,苏晨却是没有看见什么希望。 苏晨其实已经意识到,如今那兴国的朝廷对北方瀛国的攻势都应接不暇了,对着小小的叛乱,能派大军支援的可能性是微乎其微了。 突然,城外又发生了动静,苏晨连忙爬上了城墙。 只见,离城墙不远处,叛军们不知道从哪里掳来的一些老人妇孺。 那些老人妇孺跪成了一排,他的脖子旁都架着一把带血的刀。 只听叛军中有人喊道:“快快打开城门投降,要不然,你们就只能眼睁睁看着这些流落在外的华县百姓在你们的城门口开肠破肚啦!” 此时的苏晨被气的,牙齿咬得嘎嘎作响。 看着叛军的一刀挥下,一个银发老人就在苏晨的眼前,倒地不起。 但即使是再难过,苏晨也知道,这时一定不能开城门。 如果城门破了,不仅是这些百姓,整个华县都将生灵涂炭。 守城的官兵,有几个已经看不下去。 他们劝说着苏晨:“大人,大不了,咱们出城迎战就是了。” 而此时的苏晨更是欲哭无泪,此时他感受到了一个指挥者沉重的压力。 看着城下不断有妇孺受着飞人的对待,无尽自责涌上苏晨的心头。 几滴泪水划过苏晨的脸,面对死亡的时候,苏晨终于感到了深深的恐惧和悲伤。 这时一阵清香传到苏晨的鼻中。 这味道,苏晨再熟悉不过了。 转身看去,丁妙可带着刘文汐来到了城墙上,那味道正是刘文汐身上传来的。 刘基也做完了他的事情,跟随着她们来到了这。 虽说之前他们三人已经听说了城外发生的事,但现在亲眼看到,不禁心里发怵。 看着下面躺着一排的尸体,刘基恨恨的捶了一下墙沿。 “真是一些畜生!” 此时刘文汐也是紧紧的抱住了苏晨的胳臂,眼睛已经不忍心再看下去了。 她抬头望去,只见苏晨流着两行热泪,她想要出口安慰,却是不知道如何开口。 城外惨案的事情很快传遍了全城。 以至于全城的百姓,在这一刻,都义愤填膺,他们仿佛瞬间被惊醒了,意识到现在到底是个什么情况。 于是第二天,人们纷纷出钱、出粮,都想着为守卫华县出上一份力。 即使是一些视钱如命的城中商贾此时也都一个个奉上全部的家产。 甚至于连丁妙可的父亲这种平时扣扣嗖嗖的人,都献上了不少的粮食。 只听他说道:“如果城破,哪里还有这些粮食,这些财富,城在人在,城在钱在,这些东西尽管拿去。” 未来的几日,叛军时不时的发起进攻,但都被抵挡了回去,守城的将士大多是本地人,他们守护的可是自己的家乡,没有一个人不是卯足了劲。 城内的伤亡也愈加的多,人民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