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吼水啸_第二章 碾麦场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章 碾麦场 (第1/3页)

    第二章碾麦场

    6

    千岁皂角树所在的窑垴下,住的是祖爷爷吴胜才第十九代后人。

    吴胜才的两个孩子分家后,根据长子不离祖宅的习俗,大儿子便居住在千岁皂角树下面的院子,二儿子另展了新院。家规延续,千岁皂角树下面的院子始终住的是祖爷爷后辈的长子,村里人呼其为大掌柜。而今的大掌柜吴长命,虽年逾花甲,炯炯目光却闪烁着壮年汉子的精气神,颔下的一部银须飘拂着族长的威严,豪爽倔强的性格大有祖爷爷吴胜才遗风。儿子吴石头正值而立之年,已娶妻生子,人呼小掌柜。

    吴老六喊叫三遍后,小掌柜端着饭碗从窑里出来,仰着脸叫唤:“六叔!开甚会哩?”

    吴老六圪蹴在窑垴边上,高凸的额头像是被阳光涂上了一层明晃晃的金粉,眯缝着眼说:“日本人来了,要讲中日亲善哩!”

    “正是吃晌午饭时候,咋不叫人家到村里吃饭?”

    “人家在小赵庄吃过了。让你爹快一些,人家日本人还在碾麦场等着哩!”

    他俩的对话,窑洞里围着小桌子吃饭的全家人都听到了。

    偏午的阳光透过白麻纸糊的窗户,将一片光亮铺在与窗台相连的炕上。炕后面是灶台,小饭桌摆在灶台东边。窑洞里洋溢着农家淡淡的饭菜香味儿。

    小掌柜媳妇停下了筷子,微声对大掌柜说:“爹,今天开会咱就不去了吧?”

    “为甚?”

    “听山下来的张货郎说,日本人坏厉害来,还杀人放火哩!”

    大掌柜抚摸着银胡子,爽朗地笑了:“别听那张货郎瞎说!咱老百姓安分守己过日月,又不犯法,他为甚要杀人放火?日本人也是人,又不是豺狼虎豹!”

    六岁的孙子小狗剩,瞪着一双滴溜溜的圆眼睛,瞅着大掌柜:“爷爷,我也要看日本人!”

    “行!”大掌柜用筷子敲着孙子的碗边,嘿嘿嘿地笑着说,“快把碗底的饭喝完,爷爷带你去!”

    大掌柜有大掌柜的道理。

    满族人入关建立了清朝,赋税比明末反而减少了。康熙二十六年,下沅县知县景俊碧还亲自撰写碑文,在皂角岭建了一座孔庙,倡导“满汉一家”。此后,汉人男子也象满人一样留起了辫子,这一留就是二百多年。进入民国,汉人坐了天下,逼着男人剪辫子,村里人反骂这是背宗叛祖,大哭大叫,死活不让剪,李秀才脑袋后边至今还吊着条长长的辫子,以此为荣哩。

    不管谁坐了朝,都要靠老百姓来养活。人家日本人又不憨,他杀了老百姓,谁给他种粮纳税服劳役?——当日本鬼子在碾麦场上残酷地进行大屠杀时,大掌柜才知道自己的判断是何等的愚蠢,日本鬼子就不是人!

    同样的善良,同样的实诚,同样的推理。祥和的皂角岭,开门闭门之声此起彼伏,邻居们互相呼唤着,扶老携幼出了家门,在弯弯曲曲的山道上汇成一股乐呵呵的人流,流向李山娃碾麦场。

    天上,糊里糊涂的太阳放射着糊里糊涂的光芒,一团团棉絮状的云朵在蔚蓝色的天空中漫无目的地飘游,离太阳越近越亮,直到亮得失去了自我,离太阳远了的则渐渐洇出乌黑的本质。路旁,雨水充足的茅草蓬勃着愚蠢的茂盛,星星点点的野花眨着乖巧的眼睛,只有那爱憎分明的荆棘于冥冥之中预感到灾祸将临,伸出锐利的枣刺钩住人们的裤腿苦苦挽留,人们反而气狠狠地骂着,扯开了它们带刺的诚意。“乡亲们,你们好糊涂呀!”被扯断了的枣刺喑哑的哀叫着。

    7

    李山娃碾麦场,在村庄的西边。

    东西长南北窄的碾麦场足有二亩大。东面跟村庄隔着一条吃水路,村里人就是牵着脊背上驮着水桶的牲口,“咯噔,咯噔”顺着这条路下到青龙河去驮水。西面是圆圆的土岭,岭上盘着一条条绿油油的梯田,无忧无虑的麦苗在微风中欢乐的前呼后拥。北面是一人高的地埝,地埝上面是一大片油菜地,黄灿灿的油菜花招惹得蜂飞蝶舞。南面是深黝黝的七八十度陡坡,直达沟底亮晶晶的青龙河。沟对面是雄伟的卧虎山——酷像虎头的小山包正好与千岁皂角树相对应,虎身是绵延三里的山脊。

    来开会的人按照以往的习惯,背向地埝,面朝河沟,男男女女老老少少簇拥成一个长方形人群。大多数人从家里带来了小板凳坐着,也有人顺手从路旁捡一块平整的石头塞在屁股下。山里人一年半载难得开一次会,每逢开会就像赶庙会一样热闹。小伙子大都穿着浆捶得平平展展的家织布白衫黑裤,大闺女小媳妇穿着用棉线纺织的花布衣服,换了新衣裳的孩子们,嘻嘻哈哈的在人群的缝隙间钻来钻去。

    “大伯,坐这儿来!”大掌柜刚迈进会场,就听到一个清脆甜美的声音在叫唤,顺声一看,是李秀才的独生女儿春菊。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深山峻岭出美女。皂角岭特殊的青山绿水,滋养得姑娘们水灵灵的如花似玉,不施脂粉自有花容月貌。这个春菊更是出水芙蓉,花中之魁,“天生丽质难自弃”,惹得山下的大户人家翻山越岭上门提亲。可李秀才总想将女儿留在家中,因一直找不到称心如意的倒插门女婿,二十二岁了还没成婚。那时的乡村女子,别说二十二岁,就是十七八岁未成婚者也是寥若晨星。

    大掌柜满脸笑容地与春菊搭讪着,同留着长辫子的李秀才打拱施礼,率着一家人在春菊身旁坐了下来。大掌柜一坐下,就把目光投向对面黄衣服黄军帽的日本人身上。

    日本人的眉眼与咱中国人差不多,只是有几个鼻子下的一撮小胡子看着有点别扭。中间那个腰间挎着一把拖地长刀的,像是当官的。两边的日本兵,两个端着机枪,其他的扛着步枪,步枪上的刺刀忽闪着冷森森的青绿光芒。一个日本兵的枪头上挑着个小白旗,小白旗上画着个大太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