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3章:再传授一道菜给你们。(求订阅) (第2/3页)
量,瞬间爆炸。 …… “是郫县吗?” “对,你们是?” “听说你们郫县有一种特产,叫做郫县豆瓣。” “没听说过啊。” “不会吧,就是那种辣椒酱,叫郫县豆瓣。” “没有,没听说过。” “真没听说过。” “你确定?” “确定。” 鱼香茄子的火爆。 他表现出来的效果,简直是震撼。 不只是在川地。 同样。 在全国,无数的人也被这一道鱼香茄子给震撼住了。 与之同时。 无数的人也开始模仿起江宁的制作工艺,也跟着制作鱼香茄子。 只是鱼香茄子虽然制作并不复杂,但他却需要一定的时间。 在做鱼香茄子之前,他必需要有郫县豆瓣。 也就是之前江宁在直播间向大家亲自展示的辣椒酱。 可惜。 这种辣椒酱光是发酵就得1个月。 所以大家哪怕想制作,一下子暂时也搞不出来。 这个时候。 有一些人却是将目光放到了郫县那里。 江宁不是说,这种豆瓣酱最为知名的,就是在郫县那里吗。 万千商家,却是纷纷将电话打到了郫县。 刚开始。 面对着扑天盖地的电话,郫县一众领导几乎都懵了。 他们还不知道怎么回事。 他们还想问,我们郫县什么时候生产豆瓣酱了? 后来。 在他们了解到事情经过之后,整个郫县一下子全都沸腾了起来。 “哥们,那啥,对,我们郫县有豆瓣酱啊。” “是是是,之前一下子没想起来,你知道的,我不是外出工作了嘛。但平时家里面,我老娘一直都做这种豆瓣酱。这种东西之前就我们郫县人吃,没想到,这么多人喜欢啊。” “那啥,之前我们只是少量制作,也就是制作给自己吃,也没有多少。所以,现在给不了你们。这样,你们等我一个月,到时候我一定给你们交货。” 这真是躺着都来了福利。 一众郫县人民内心一边感谢江宁的同时,一边也加紧了生产。 不就是郫县豆瓣吗? 以前郫县是没有这种豆瓣,但现在将他搞出来不就有了吗? 如此之间。 原本郫县只是四川一个名不经传的地方,也没有太多的产业。 可就因为江宁,因为这一道鱼香茄子,一瞬间,郫县却是开启了一场全县疯狂加工郫县豆瓣之旅。 …… “江宁老师,谢谢您,真的是太感谢您了,我们说一百句,一千句,一万句谢谢您都不过份。” “是啊,江宁老师,要不是您,我还在外地打工呢,但现在我开始在家里经营生产郫县豆瓣。并且,纯手工制作,价格非常好,收入也比外面打工强。” “江宁老师,您的一句话就让我们郫县豆瓣火出了圈,您是我们郫县大英雄。” 郫县豆瓣火爆的同时,一众郫县人民或公众场合,或私发,有的亲自当面向江宁表示感谢。 甚至 郫县那边还考虑给江宁立一个雕像。 还好江宁第一时间阻止了。 并表示。 郫县豆瓣也不是自己发明的,这本来就是郫县人民的文化遗产,他只不过是将其还原了而已。 同时对于郫县能够依托豆瓣打开市场,并形成产业链,这也是江宁喜欢看到的。 同时江宁也表示。 中华美食,不仅渊远流长。 中华美食,他还能形成很大的经济效应。 各个地方都可以多挖掘一下自己的传统美食文化,并推向市场。 说不定,这些原本看起来很小众美食,他便能走出县域,进入全国,甚至全世界。 正如鱼香茄子这道菜,最近连外国人都听说了,说是来到中国之后,就要品尝这一道鱼香茄子。 …… “江宁老师,谢谢您把鱼香茄子这道美食传授给我们川地味道。” 川地味道负责人,也就是之前打赏江宁100万的那位负责人。 看着店里坐无虚席,甚至连外面街道都摆出了几十桌,这位负责人又一次给江宁来了一个打赏。 “你这是……” 江宁摊了摊手:“你们这是有钱多啊。” “江宁老师,应该的,如果不是您,我们川地味道怎么可能这么火。同时,也因为您,我们川地味道最近几天就有几百份申请加盟我们的订单。” “好吧,不过,这也算是你们有眼光。” 毕竟当时江宁只是直播。 到底这个鱼香茄子是否有鱼香味,看直播是看不出来的。 但他们能够直接就打赏100万,也算是有魄力。 就像现在。 之前的魄力也有了回报。 “呵呵,江宁老师,偷偷的告诉您,我们还对鱼香茄子进行了一定的创新。” “哦,什么创新?” “我们下个月准备推出一个新品种。” “什么新品种?” “鱼香rou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