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六小姐的报复(下) (第2/2页)
br> 童引唤来县里郎中,为张氏缝合伤口,并询问笔录,这时才知道张氏遭遇。童引义愤填膺,只道京兆府不办人事。要回家告诉大舅哥,让大舅哥参京兆府一本。童引的大舅哥在御史台任职,虽官职不大,却是一个能直接上书皇帝的言官。 这件事被京兆府尹听说,连忙派人来找张氏,只说不要上告。既然那小贩拿刀砍你,不如把他家房子转让给你。从此你们在京都落户。这也省得你们千里迢迢走回淮南。张氏说,即便落户,也没手艺,不知如何过活。京兆府官员道,不如这样,让四爷给你找个婆家。 所谓四爷,正是京兆府尹,清化坊四老爷唐炯。他把张氏嫁给了一个瘸了腿的退役神策军老兵,于是张氏带着冯蝶,来到清化坊吃大锅饭。后来国公府说要招募小丫鬟,张氏就把冯蝶送来。见冯蝶长得俊俏,而且还认识字,便被六小姐一把抓走了。 值得一提的是,那时候六小姐还是准备当太子妃的。王嬷嬷太老,六小姐身边只有甄平儿王锦儿两个丫鬟,唐梅觉得不够用,所以要再选两个小丫鬟从小培养,便是冯蝶、朱桃。 可张氏没过几天好日子,那个瘸腿的丈夫就喝酒喝死了,张氏虽有大锅饭吃,可买衣买药总是要用到钱。而唐家打仗,宗正府发不出钱来,张氏就来找冯蝶要钱。 冯蝶哪有钱,于是就借钱。但凡能借的,都被她借过了。现在国公府里的小丫鬟们,见到冯蝶都躲着走。还有那急性子的,因为几十文钱,经常来催债。冯蝶每日为了应付这些,也是苦不堪言。
“你欠了多少钱?” “有七八百文了。” “哦。”说话间,苏瓶掏出一些碎银子,估摸着有一两二钱,送给冯蝶。 见钱,冯蝶明眸如蝉动,眼中反射着颤抖的光芒,泪珠倏然滑落,跪地磕头。 苏瓶将她扶起,抬手为她抹去眼泪。小丫鬟的脸蛋光滑如镜,温热烫手。 苏瓶带着朱桃回家,就一直坐在门房里,听冯蝶讲述她的凄惨经历。见冯蝶哭泣,苏瓶苦笑道:“你们说,什么样的人最可怕?” 没等丫鬟们回答,苏瓶又道:“以前我听过一个笑话,说,如果你有钱有势,不可怕,因为你的钱再多,我也花不到一文。可如果你说你穷,大家就会很怕你,躲你远远的。” 这笑话其实不是很好笑,可两个小丫鬟刚收了姑爷的礼物,不好笑也要笑一笑。 这时高扎云髻的唐梅回来了,带着唐婉唐婷两个小丫鬟,快步入风。唐梅身高腿长,两个小丫鬟在后面紧跟着,不时小跑两步。 路过门房时,唐梅向门房瞥了一眼,见苏瓶坐在那里笑嘻嘻的,她已经走过窗口,又退了回来,沉着脸道:“恁地快活,怎不想着改账本去?” 苏瓶问:“入仕的事谈得如何了?” 唐梅道:“我先去找四叔,四叔说京兆府没有缺儿,不如去县里问问。于是我去找四哥,四哥说会去县里帮你问问,若有空缺,就给你安排上。” 苏瓶面无表情:“也就是说,还没落实。” 唐梅急道:“这事急不得。若人家没有空缺,还给你现杀一个不成?” 苏瓶被戳中笑点,呲牙一笑。 “别笑了,快去帮我改账本来。” 这次帮六小姐改账本,算是一次比较愉快的经历。一开始,六小姐还要保持着她一贯的傲慢姿态,坐得笔直。不允许苏瓶坐到她旁边,而是让苏瓶坐到她对面去。 苏瓶捧着账本,一边挑毛病,一边修改,还要讲述修改的理由。听苏瓶说得头头是道,这哪里像是一个只有十八岁的人?他人生经验之丰富,远超同龄的唐梅,倒是让唐梅刮目相看。 后来为了看字方便,她主动坐到苏瓶身侧,也不像一开始那般傲慢了。 不过呢,当这账本被翻完了,她的脸又沉下来,让苏瓶快些离开她的坐榻。 过河拆桥,卸磨杀驴。苏瓶冷眼乜斜之。她亦如此。 待苏瓶走出小阁,她抿嘴偷笑,躲在窗后向楼下望去,希望见到苏瓶生气模样。 结果不见苏瓶生气,他依然是往常那般悠闲步伐,怡然自得走向后罩房去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