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老朱,咱说好的不急眼!_第一百一十九章 概率论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一十九章 概率论 (第2/2页)

已经掌握的相当不错了。”

    苏璟满意的点点头。

    对于朱橚的学习进度,他是很满意的。

    仅仅一个多月的时间,便已经掌握了二元一次方程的解法。

    这其中涉及到的许多数学概念,也有了清晰的理解。

    一是朱橚的脑子确实聪明,思路清晰,二是他真的足够刻苦认真。

    “都是苏师教导的好。”

    朱橚谦虚的说道,除了长的像九岁,其他真没什么地方像是一个九岁的孩子。

    苏璟笑道:“谦虚是一种美德,但过分可就没必要,牛肃,今天我教你一点不一样的东西。”

    “还请苏师教导。”

    朱橚立刻板正了身体,认真的听讲。

    此时苏璟拿出了一枚铜板放在手心,然后直接朝上一抛,接着落到掌心。

    “来,猜猜看,是正还是反?”

    苏璟问道。

    朱橚想了想回答道:“正面。”

    苏璟打开手,是正面。

    “不错,答对了,但并没有奖励。”

    苏璟继续将铜板向上一抛接住,又问:“继续猜,这次呢”

    “还是正面。”

    朱橚回答道。

    苏璟打开手:“错了,是反面,不过没关系,错了也没有惩罚。”

    两次之后,苏璟并没有继续抛铜板了,而是看着朱橚道:“如果我继续抛十次,你觉得有几次是正面,又有几次是反面?”

    继续十次?

    朱橚思考着苏璟的问题,并没有立刻回答。

    苏璟说道:“不用想那么多,凭你的直觉回答。”

    朱橚点点头道:“苏师,学生以为应该正面五次,反面五次。”

    “很好。”

    苏璟点点头,对于这个概率问题,朱橚的回答他很满意。

    尽管对于现在的朱橚来说,他并不知道什么叫做概率。

    “那我们试试看,到底是不是这样。”

    苏璟连续抛了就此铜板,让朱橚记录结果,最终的结果却让他的神色有些诧异。

    “苏师,三次正面,七次反面。”

    朱橚呆呆的看着结果,有些诧异。

    这和他的直觉,差的有些远。

    “怎么,是不是觉得好像哪里不对?”

    苏璟笑着说道。

    朱橚点点头道:“学生刚才猜错了,但学生又不知道为什么会猜错。”

    “你来抛十次,然后看看结果。”

    苏璟将铜板丢给朱橚。

    朱橚点点头,随即开始了试验。

    很快,他得到了十次结果:八次正面,两次反面。

    这下,朱橚又有些看不懂了,这两次的结果,竟然差距如此之大。

    “继续抛,再来八个十次,全部记录结果,和这二十次归结到一起。”

    苏璟朝着朱橚道。

    若是在前世的数学课堂上,大概也就抛个十几次就完事了。

    那是因为当时已经有了准确的结论,不需要再去探讨了,教学必须要尽快的推进。

    但在现在,朱橚对于概率的认知,还处在懵懂的阶段。

    老老实实的将这个实验多做几次,是理解概率最好的办法。

    朱橚也是相当的听话,就这么抛了八十次,一一记录了结果。

    “苏师,我完成了,一百次的结果一共是58次正面,42次反面。”

    朱橚朝着苏璟道。

    苏璟点点头,说道:“牛肃,发现了没有,随着次数越抛越多,这正反面出现的次数,是不是越发的接近。”

    “和你之前回答的五五平分,是不是也更加的接近。”

    “如果继续跑下去,一千次,甚至是一万次,你觉得正反面出现的次数,大概是什么样的呢?”

    苏璟缓缓的引导着朱橚。

    朱橚也是认真的听着苏璟的话语,思考着苏璟的提问,他回答道:“应该会越来越接近吧。”

    “很好!”

    苏璟看向朱橚道:“铜板落下出现正反面这是一个随机的事件,正面出现和反面出现都是有可能的,这个可能性我们就称之为概率,概率的大小,便是可能性的大小。”

    一番费劲的cao作,只为了将概率这概念引入给朱橚。

    虽然苏璟很想让朱橚快点掌握,但他深知欲速则不达的道理。

    朱橚只有真正理解了,才能继续下面的教学。

    “苏师,学生明白了。”

    朱橚认真思考了一会,这次回答道。

    苏璟接下来又拿出了一个色子,开始重复相同的实验,但这一次,可能发生的结果,变成了六个。

    重复投掷,重复记录。

    这是一个相当枯燥乏味的过程,但苏璟一直做的很认真,他必须要把这个态度传达给朱橚。

    这可是要承担未来科研重任的奠基者,严谨和认真是必须的。

    好在朱橚完全没有表现出任何的不耐烦,认认真真的和苏璟做着实验。

    概率的学习,对于日后遗传学规律的探究,那是相当重要的工具。

    在朱橚跟着苏璟学习的时候。

    朱标则是陷入了求索之中。

    苏璟这段时间和他说了许多的东西,在朱标的眼中,都是治国的良策。

    但从苏璟的理论,到真正可以在大明执行之间,还是有着距离的。

    他现在的想法,就是将这道距离给缩短。

    只是,闭门造车,对于朱标来说,还是太难了。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