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盘庚迁殷时发起翦商_第0447章 达成共识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0447章 达成共识 (第2/2页)

奋神情。

    不仅是他,旁的人也多是如此。

    只要有辛氏愿意兜底,他们自然是乐意北上的。

    毕竟这边,接下来就是战场,谁也不敢保证要打多久。

    有辛氏和土方现在是联盟关系,但没人敢保证土方不会在接下来打败忻地的敌人之后,选择将大部队南迁进入北唐邑,也就是太原,然后去隔壁的晋中盆地,跟好姓有戎氏争夺生存空间。

    历史上,有一段时间,土方在草原上发展迅猛,进而越过代地、原平,控制忻州、定襄,形成了赫赫有名的下土方势力。

    武丁命令妇好征讨的就是这个下土方!

    双方打了整整三年,武丁、妇好才解决了这股下土方。

    然后土方也就在这个时候彻底分裂,一部分被赶到燕山,一部分躲进太行,最后形成山戎赤狄部落联盟:包括鲜虞氏、无终氏、令支氏、孤竹氏在内的四部山戎,一度打进晋中、易水,让燕国、晋国、乃至于后来的赵国,苦不堪言。

    其中鲜虞氏,也是未来叱咤春秋战国的戎狄诸国扛把子――中山国的前身。

    所以,土方的战斗力,团一团,还是很能打的。

    不管是现在还是未来。

    而辛屈很清楚,他并不觉得机会给了土方,土方不会趁势分化一部分力量南下。

    大同这片区域伴随着降水线南移,只能进行畜牧作业。

    不管是畜牧还是游牧,本身都是对土地利用率的降低,能养活的人口有限,同时还要面对草原人的袭扰。

    总之,几方人大体聊了一下,基本有了一个共识。

    那就是土方基本不会放弃南下的机会,不然他们也不会一直在代地跟有戎氏打生打死。

    姓有戎氏诸部势力还是太弱,必须要有人庇护他们。

    不然直面南边的战场,他们很容易被土方当做炮灰。

    这样一来,要么跟转去新的地方生产生活,要么留在原地成为几个大势力之间的战场炮灰。

    并且辛屈明确表示,有辛氏会撤走,他们姓不跟有辛氏离开,显然苦日子就上门了。

    但还是有人不怎么愿意的。

    不过辛屈不在意,尊重他人选择,尊重他人命运。

    眼下,大部分姓有戎氏酋长选择支持自己,再等几天兵马抵达了,就能进行下一步计划。

    双方聊完,依旧去包围和劝降。

    姓他们得知了有辛氏的人数之后,对有辛氏也就少了几分敬畏,因为才八百人,就算再能打,对方铁了心要跑,辛屈肯定是抓不到人的。

    所以,还得依靠他们这些姓酋长,这就是有求于他们。

    既然是有求于他们,那他们腰杆子就挺几分。

    并不会觉得自己是从属。

    当然,现在他们知道了自己的人数,辛屈只是叮嘱他们要注意部落内的某些人,他们或许会透露消息出去。

    这个时代的战争就是这样,没人敢保证自己的消息不回走漏。

    不过辛屈说完,他们能听多少,能做多少,其实辛屈心理也有数。

    所以立刻安排快马,赶赴北面,如果找到了辛螺所部,希望他们尽快南下。

    敌人都被堵住了,机会难得。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