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你又是谁的义父 (第2/2页)
/br> 732年,安思顺已经官至洮州刺史兼莫门军军使,得赏二百缎三百两银五十万钱,领五千兵马。 而安禄山看着仅有的一个下属史思明,感觉眼泪都要掉下来了。 回过神来的安禄山痛定思痛: 既然不懂军略无法成节度使的幕僚,那便做如吕布一般的英杰吧!】 李世民集中在安禄山身上的注意力终于被暂时拉走: “东突厥颉利为朕所灭,西突厥为高……皇子治登基后所灭,何来突厥汗国?” 大唐皇帝无意间的抱怨让孙思邈心里哆嗦了一下: 皇子治登基?太子呢? 陛下喊我过来如此推心置腹……孙思邈一时间面色有点发白。 不可!决计不可! 另一边的阎立德则是见过政治上的大风大浪,看弟弟和其他臣子脸色如常,当下明白其中应有内情。 突厥汗国这个倒是好判断,杜如晦从这安贞节的岚州别驾之位推测: “这突厥汗国还在河西之北,定为狡诈之辈复国无疑!” 复国!李世民不由得心中思忖,自己对这些突厥遗民的处置是不是优容了一点? 颉利败亡之后,朝中经过讨论,对于突厥遗部是先设羁縻州,将部落头领置为都督。 并在之后设都督府,将突厥遗部做分而化之,良善者内迁,不服管教者留在原地作抵挡北方的一条防线。 这已经是朝中经过讨论最终达成的共识了,但如今看来也并不是尽善尽美。 房玄龄相对乐观一点:
“大家勿忧,西突厥未灭,突厥之策尚有转圜之余裕。” “反倒是这安思顺,既为安禄山之兄,且为二镇节度使,合安禄山之力,难怪有惊天之乱。” 很合理的猜测,李世民嗯了一声点点头,但看着安禄山的事迹还是有点想磨牙: 一个偷羊的牙郎竟造出如此惊天之祸害……这幽州节度使怎么不当场把他打杀了! …… 张飞瞧着吕布的字眼,嘿嘿笑了起来: “这安禄山认那唐皇为义父,结果造反打下长安。” “那吕布认董卓为义父,结果戮了董卓。” 法正倒是熟悉这个,笑着道: “吕布杀董可称诛贼,这安禄山造反嘛……” 言下之意自明,就算后世有叹这玄宗不早死之语,但这安禄山终归还是造反。 张飞也笑着叹了一句: “义父,不好当也。” 说着张飞还瞧了瞧孔明: 毕竟阿斗如今就在成都,且大哥之前说过想让阿斗拜孔明做义父来着。 孔明顿时黑了脸,拿着羽扇的嫌弃摆手: 休想让我教你算学!不过刘备看着安禄山的记叙也是一叹: “若无吐蕃之乱,这安禄山终其一生或也不过庸碌商贾。” 但随即刘备自己也自嘲一笑: “何来如果?” 说罢也不在复言。 【绝境逢生,安禄山头一次发现这个工作还挺适合自己的。 毕竟安禄山本身就是杂胡,而且精通六种语言,善于察言观色。 而这些在牙郎生涯里磨炼出来的技巧,基本上都可以无缝用到捉生将这个职位上。 甚至还能用在上司张守珪身上,察言观色投其所好,张守珪讨厌肥胖的人,他就主动节食减肥,甚至主动给张守珪洗脚都是家常便饭。 能被安禄山如此讨好,当然也是张守珪颇有才干,这位幽州长使是良家子出身,是靠打突厥得来的军功升迁的。 在来幽州之前,致使安禄山经济危机的那次吐蕃之乱也是被张守珪平定的。 被调任幽州的目的也是为了平定安禄山口中的“两蕃”,即北面的契丹和奚人。 张守珪本人水平在线,到幽州之后也是捷报频传,安禄山抱着张守珪大腿混经验混的很开心,并同时努力贿赂往来官员,成效显著。 最终张守珪收安禄山为义子,至此安禄山也靠着亲父、继父、义父勉强凑成了一个三连。 但麻烦也很快到来,安禄山本身并不是传统的武将,靠着外语和外表,他完全是个异常优秀的捉生将,但领军就是一个灾难了。 张守珪仗着优势打算给自己义子一点好处,命安禄山领兵六万讨契丹,但结果是奚人复叛与契丹夹击。 安禄山呢?马鞍中箭,折冠失履,带着麾下二十余骑逃离战场,致使唐军大败。 张守珪不是能挥泪斩马谡的丞相,犹豫再三选择了强保义子。 怎么保护?将安禄山押送入京,而长安已经算是安禄山的半个主场了。】 如今犹记秦吏,衷心希望七月大佬健康顺遂。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