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一章:一门乐器,就是一种文化 (第2/2页)
这时候,已经到了接待午宴的时候了,交响团的老外们不得不回去了。 临走之前,他们纷纷都表示了自己对今晚演出的期待。 ―― 与此同时。 柏林交响乐团访问浦海民族乐团的新闻,已经在网上传开了,很快就引发了网友们的热烈讨论。 这些年,西乐盛行,钢琴、小提琴、塞克萨斯等等西方乐器的受众程度,远远的超过了华夏的民乐。 在大部分人眼中,交响乐的地位和华夏民乐之间,根本就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而柏林交响乐团又是世界排名前十的交响乐团,可这次竟然主动来访问浦海民族乐团,很多西乐的支持者有点惊掉下巴。 “真搞不懂,席格怎么会带着交响乐团来访问浦海民族乐团。” “说不定,这可能只是走个形式而已。” “民乐都烂成这样了,还有什么好访问交流的?” “浦海民乐乐团的演出我几年前看过一场,不能说能让人睡着,只能说很无聊。” 就在网友们纷纷猜测柏林交响乐团这次突然出访的原因时,有人终于注意到了今晚演出的节目单。
“卧槽,我想我知道为什么席格会带着柏林交响乐团来访问了――你们看节目单。” “节目单?那玩意有啥好看的――卧槽!!!” “这些曲目也太豪华了吧!” “二胡――《良宵》,琵琶――《十面埋伏》,古筝――《春江花月夜》,乖乖,全是该乐器中的名曲!” “这些名曲,差不多是华夏民乐中最璀璨的精华了吧,难怪连席格都给吸引来了。” 网友在看完节目单之后,一些民族自豪感比较强的人,当场感觉到热舞沸腾了。 今晚这一场演出,可以说是浓缩了华夏上下五千年历史的一场演出。 “上次周末只是一首《百鸟朝凤》,就已经引起西方乐坛的震动了,这次怕不是要动静更大。” “刚看了一眼,这些曲子上面的作者,清一色的全是周末。” “也就是说,这些名曲全是周末补齐的?” 这时候,也有人注意到了,这些名曲上面的作者名,全是周末的名字。 在蓝星上,那些已经失传的名曲,只要谁发现和补齐,就可以署上自己的名字。 一看到周末这两个字,很多网友顿时来了兴趣。 “卧槽,周末真的,我哭死。” “他写了那么多曲子,正常的全部都是别人在唱,抽象的全是自己在唱。” “可能,这就是人道主义精神吧!” “周末这人能处!” 经过网络上的这一番热烈的讨论,今晚的演出很快便成了很多人关注的焦点。 有人支持西乐,坚持认为西乐才是现代音乐的趋势。 当然,也有更多的人在支持华夏民乐,认为这些都是华夏的艺术瑰宝,肯定能镇住场子。 因为关注度的突然提高,浦海电视台那边,也终于醒悟了过来,赶紧去联系人,打算把今晚的演出办成电视直播的形式。 在多方的关注下,时间很快来到了晚上九点。 浦海音乐厅,此时已经坐满了人,无数的聚光灯都在注视着今晚的演出。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