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35章 有情人终成眷属 (第1/2页)
张宇看着时间差不多了,领着大家先一步去了国营饭店。 等了没多久,马师傅和老袁两口子一起到了。 “爹娘,我给您介绍一下,这是我师傅,马庆勇马师傅。” “师傅,这是我爹娘。” 张爸握住马师傅的手,率先开口道。 “老哥,你好你好,张宇回家的时候,给我们讲你的事迹。” “张宇的婚事,还多亏了你牵桥搭线呢。” 马师傅看张爸这个面容,这声老哥,马师傅觉得喊差了。 “不不不,我该喊你哥才对,我不知道张宇我啥了,不至于,您太客气了。” “坐坐坐,咱们坐下慢慢聊,老袁你两口子也坐。” 马师傅拉着张爸坐在主位上,自己坐在主陪。 “张宇,你去前台一声,让他们上菜吧。” “哎,我这就去。” 张宇把泡好的茶水递个梦伊,梦伊在屋里忙活喧豆水,张宇来到前台找到周萍。 “周萍同志,吩咐后厨上菜吧。” “等会儿,顺便拿三瓶西凤。” “好,您先去忙吧张哥,我一会儿给您端拿进去。” 周萍赶紧应下。 “成。” 张宇回到包厢,接过梦伊手里的茶壶,好生伺候着几位长辈。 “老哥,今年地里的收成怎么样啊?” 老袁开口询问道。 别的话题,张爸还磕磕绊绊的随和一点,到收成的事情,张爸可以滔滔不绝。 “今年还行,等交上公粮,家里还有剩点余粮,填饱肚子是没问题的。” “现在农村有句口号,农忙多吃,农闲少吃,闲时吃稀,忙时吃干,不忙不闲时,半干半稀。” “这几年,老爷不那么为难人了,地里的收成,一年比一年可观。” “前几年大饥荒,村里很多老人都没挺过去,走了不少人,张宇的爷爷奶奶,也是那时候走的。” “后来张宇的叔叔机缘巧合,进了城成了一名工人,有他的帮助,家里的日子还算过得去。” “哎,都福祸相依,哪曾想,我仅剩的一个弟弟就这么去了。” 哎,到这里,张爸心里特别难受,自己弟弟忙活了半辈子,也没有自己的子嗣。 张爸一直认为,就是自己一家人,耽误淋弟的一生。 马师傅用手拍了拍张爸的肩膀,马师傅也是在农村长大的,正值壮年的时候,碰到膏药旗四处烧杀掠夺。 又加上当时的政府不作为,那些年死的人,比大饥荒还多。 正因为前半生看多了生离死别,这才对后辈格外的呵护。 “老哥,我听你口音,带点东北味啊!” “老哥祖籍是哪里的?” 老袁也适时岔开话题。 “我祖籍是山东的,后来跟着老人闯关东,去了东北,在东北生活了二十年多年,后来因为少帅没放一枪就撤了。” “那时候东北遍布鬼子,没办法,长辈为了维持生计,就带着我们来到北平安家落户。” “现在多少带点口音,不过张宇这辈,就完全是京片子。” “铛铛铛。” 敲门声打断了,众饶聊。 周萍推门进来,把三瓶西凤放到桌子上,指挥着后厨人员,把菜端上桌。 看菜上齐了,周萍这才退了出去。 张宇给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