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9章 猛虎不行,且听雁门太守行 (第2/2页)
自为大侄儿擂鼓助威。 “三叔……至于搞这么大阵仗?我是作诗,又不是去打仗!” “大侄儿!当年你二叔古城斩蔡阳,就是俺来擂鼓,今日你定要给俺胜过这曹丕!” 鼓声响起,令人瞬间回到沙场之上。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刘芒第一句,便让众人感受到了紧张。 敌兵滚滚而来,犹如黑云翻卷,城墙仿佛将要坍塌;我军严阵以待,阳光照耀铠甲,一片金光闪烁。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漫天秋色里,响亮军号震天动地,黑夜间战士鲜血凝成暗紫! 身为雁门马邑人的张辽,此时脸色不禁有些动容。 刘芒两句诗,便说出了雁门士兵的现状!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红旗半卷,援军赶赴易水;夜寒霜重,鼓声郁闷低沉。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只为报答君王恩遇,将士们手携宝剑,视死如归。 刘芒最后两句,犹如点睛之笔,让张辽陷入了沉思之中。
当初参军,他何曾不是拥有报国之心? 只是时过境迁,这份报国之心已经变了味。 “好!汉家儿郎向来视死如归!” “听了这首诗,俺都想要去雁门杀敌,抵御匈奴!” “好诗!端的是好诗!” 百姓们显然更买账《雁门太守行》,尤其是匈奴一直进犯中原,他们是大汉的心腹大患。 曹丕的诗虽然辞藻华丽,却并不能引起百姓的共鸣。 除了骄奢yin逸的衮衮诸公,谁会喜欢这等少妇思春的诗句? 反倒是汉家儿郎,更向往边塞杀敌的快意恩仇! 眼见曹丕落于下风,孙权自然不能做事不理。 “诸位,如今三国鼎立,一片祥和,莫要说这些刀兵之事。” “不如在下抛砖引玉,一首《后庭花》献丑了。” 孙权跃跃欲试,吟诵道: “清溪一叶舟,芙蓉两岸秋。采菱谁家女,歌声起暮鸥。乱云愁,满头风雨,戴荷叶归去休。” 很快便在众人脑海中,浮现出一片江南祥和之景。 采菱女欢快劳作,歌声响彻在田野之间。 东吴群臣接连称赞,只是这祥和外表下,却隐藏着东吴内忧外患。 内有山越不断作乱,外有魏蜀虎视眈眈! “吴王之诗果然妙哉,不过引出来的是不是玉,我就不知道了。” “殿下有何见解,尽管说出来便是!” 刘芒也不客气,笑道: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此诗一出,孙权脸色铁青,刘芒言语中的嘲讽之意,他可是听的一清二楚! 尤其是最后两句,他方才还献作《后庭花》,如今在刘芒的诗句中,便成了亡国的靡靡之音。 “这……” 吕蒙见状,当场笑道:“殿下,我家吴王不过是抛砖引玉,您是否太过针对?” 刘芒淡然道:“还望吴王见谅,在下不过是太过着急,担心江南之地流行靡靡之音,而忘记了经世治国之道。” 毕竟江东六郡,已经很久没有过战乱,刘芒提醒是假,嘲讽是真。 你孙权若是再不出去练兵,迟早要完!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