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二章:你们的目光太过于短视 (第2/2页)
玄都闻言,忍不住嘴角抽搐了一下。 竟然说圣人短视,恐怕这是古往今来第一人了吧? 老子气得胡须乱颤,他不服气地反驳道:“我哪里短视了?” 姬昌倒是一副虚心的看着王屿墨。 王屿墨换了一只手拿鱼竿,解释道:“你们只看到贸易会让种地的劳动力减少,却不知贸易会极大地促进货物交流并且自动调节供需关系和激发商人的积极性。” 王屿墨见姬昌和老子都听得一脸懵逼,他顿时说得更加浅显:“我打个比方如果种地的人减少了,粮食就会减产,粮价必然会上涨,商人逐利,看见粮价上涨,肯定会多种粮食,粮食一多,粮价又会自动下降,这就叫自动调节供需关系。” “不过,对于粮食,食盐这种关乎民生的货物,不能全部放任商人乱来,这还要官府从中调节。” “比如粮食丰收的时候,官府主动以高价收购,维持粮价稳定,当粮价过高的时候,官府就放粮,抑制粮价,当贸易发达到一定程度后,还可以去其他国家交易粮食以补充国内不足…………” 王屿墨把贸易的好处,非常详细和直白的,告诉了姬昌和老子。
姬昌和老子,刚开始还有点听不懂,但当王屿墨用实例来解释后,两人顿时就明白了。 “妙啊!原来,贸易还可以如此搞。” 听完王屿墨关于贸易的直白解释,姬昌不由得拍手叫绝,赞叹不已。 不说其他,单单只是官府主动调粮价这一点,姬昌就觉得受用无穷。 如此一来,就再也不怕西岐粮价不稳了。 想到这里,姬昌对王屿墨的才华,更加钦佩了,他由衷地对王屿墨赞叹道:“先生之才,无人能及。” …………… 老子也听得茅塞顿开,他发现,贸易确实不是他想象的那么无用。 最关键的是,老子确定了,王屿墨确实有经世治国之才。 怪不得姬昌会如此看重他。 完了,王屿墨如此大才,可别真的去给姬昌当丞相,如果真去了,那姜子牙该怎么办?老子心中突然担忧了起来。 王屿墨听见姬昌的称赞,不以为然地说道:“这还只是贸易最浅显的作用,更深的,甚至还可以用贸易去控制别国的经济,从而间接影响别国的政策……只是这个太深奥了,现在说了,你们也理解不了。” 竟然被鄙视了,老子额头上顿时生出三道黑线。 “先生才华盖世,确实不是我们能够比拟的。”姬昌不但没有不满,反而一脸深以为然的点头道。 玄都在一旁看得目瞪口呆。 这王屿墨果然才华横溢,竟然在圣人面前指点江山。 单是这治国之道,就连圣人都不如他。 怪不得老师会对他如此重视,还想收他为徒。 姬昌心中的激动难耐,恨不得马上就邀请王屿墨去西岐为相。 不过,他眼珠一转,突然对王屿墨问了一个与治国无关的问题:“先生,你对成汤江山怎么看?” 老子闻言同样心中一动,目光盯着王屿墨,他想要知道王屿墨是不是也算出了成汤江山气数已尽的事情。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