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9章 驱虎吞狼协议 (第2/2页)
部一带。 其中波斯中西部,与大明接壤。 这也是朱高煦第一个要攻伐的目标。 老实说,沙哈鲁自以为是,一直以为朱高煦会报复打他,朱高煦现在才没心情往北打。 波斯的油田已经在向他招手,他用了近六七年时间西征,往西,往西,打到现在,不就是看上了波斯的油田。 当然,沙哈鲁的地盘也有,只是比波斯要少。 而朱高煦也不想同时敌对太多的王朝,所以决定,借刀杀人,以夷制夷,至于沙哈鲁上不上当,会不会这么干,先试了再说。 “砰”沙哈鲁听到扎布尔来意,拍案而起:“你们明人不讲武德,没有信用,我岂敢和你们合作。” 翻译飞快说完,扎布尔奇怪道:“明人何时没有信用?苏丹你说个例子?” “。。”沙哈鲁。 明人不讲武德是战场上的事,但是不讲信用?好像之前也没有和沙哈鲁有过外交联系啊。 “大明皇帝很讲信用的啊。”扎布尔指着自己:“你看看我,当年投降前,很多族人说明人会杀我们,过河拆桥,事实上,我立刻受到礼遇,这几年生活越来越好,苏丹殿下,明人说的,他们是来建设的,不是像蒙古一样,来破坏的。” “如果你能再回喀布尔,你会看到那里现在比以前繁华了几十倍,就是连黑羊,白羊,马穆鲁克、札剌亦儿等各大王朝的商人,都来经商。” “那里是现在中亚最繁华的城市,最富有的地方。” “这是建设,不是破坏。” 沙哈鲁皱眉,好像明人是没有什么不讲信用的事,发生在他面前。 但无论如何,与明人结盟,岂不是与虎谋皮? “父亲不要,明人想把我们当枪使。”三子贝忽孙赶紧道。 长子兀鲁伯却道:“先听听怎么合作,再决定也无妨。” 沙哈鲁便道,你说,明人想怎么结盟? 扎布尔道,当年你们主动攻打明朝,是你们不对,明人皇帝愿意和解——
贝忽孙就想说,那把地盘都还给我们啊,不过还是没说出口。 明国愿意与帖木儿帝国结兄弟之盟,明国为兄,帖木儿帝国为弟,双方签订协议,以现在的地界,五十年内,永不相犯。 沙哈鲁没哼声,继续听着。 贝忽孙有点不爽,因为据说明人皇帝朱高煦年纪还没沙哈鲁大,居然敢自称兄? 可他们打不过明人,也只能忍气吞声。 沙哈鲁这边,每年上岁币十万两白银,或等值的黄金,或铜钱。 “砰”贝忽孙拍案大怒,但被沙哈鲁瞪了眼,让他先别哼声。 沙哈鲁与父亲帖木儿两代人在中西亚纵横,这是经常的事,打败的一方,每年岁币给胜利者,还要送女人,这是正常不过的事情。 他想听听,明人还有多少要求,有多离谱。 扎布尔继续道,沙哈鲁每年进贡美女一百名,各类工匠一百名,战马一万匹。 做为回报,明国每年给沙哈鲁一万斤白糖,一千斤茶叶,一千匹丝绸,和五百件陶瓷。 扎布尔这时道:“明人算过,双方给的东西,价值差不多,但大明皇帝要面子,所以你们叫岁币和进贡。” 这些东西算起来,整体沙哈鲁要亏,但远远超出沙哈鲁预料,明人似乎很想和他讲和结盟。 如果换成是他大占上风,前几年就领兵来打撒马尔罕了。 贝忽孙原本意见一大堆,现在听说有白糖、陶瓷、丝绸等好东西,立马不出声了,脸上居然露出向望之色。 “你继续说。”沙哈鲁这时脸色好看很多。 “明人在伊卡城设交易区,两国在此交易,互通有无。” 这下沙哈鲁和儿子们脸色更是大变,有些心动。 之前他们虽然也可以和明人交易,但需要往东数千里,走丝绸之路,阿汉省那边明人不让他们过去。 那么远的路,来回一趟都差不多大半年,一年就也就交易一两次。 现在明人放到伊卡城,距离撒马尔罕只有一千里,也是明人距离沙哈鲁最近的城市。 这种距离下,不但可以一个月交易一次,而且可以用马车。 因为之前他们用马车去沙州和嘉峪关那边,不用走到半路,马车就废了,最后只能用大量的马骡,但搭载的货物,肯定没有马车多。 如果能和明人大量的交易,沙哈鲁还是比较愿意的,因为很多明人的货物,现在在中亚西亚相当抢手。 此时他心里,已经有些倾向联盟合作,但他还是要看看明人的战略。 “如何联盟,怎么打?”他沉声道。 如果明人只想让他当枪使,他是不会答应的。 “咱们约好时间,你们从北部往南,咱们从东往西,同时进攻白羊王朝。” “明人约出五万骑,你们至少也不能少于五万骑。” “攻打白羊王朝时,双方所掠的财富,各归自己。” “但等灭掉白羊王朝之后,所有地盘给咱们。” 沙哈鲁父子脸色微变,这不是把我们当枪使? “大明按你们攻打下来的地盘,给于相等的报酬。” “比如,一万人的小城,给十万斤白糖,一千匹绸--”扎布尔说了一大堆,父子三人都没记下,但听起来东西挺多的。 “另外掠夺的人口,成年可归帖木儿,少年和妇人,可归明人。” 沙哈鲁眼睛一亮,他还是更需要成年,没想到明人却只想要妇人和儿童。 但打下的地盘全归明人,沙哈鲁有点不爽。 好在扎布尔最后说了:“等攻灭了黑羊和白羊,明军帮你们一起打奥斯曼,那边的国土,大部份可以归你们,明人只要少数。” 土耳棋东部朱高煦都可以让给沙哈鲁,他要西、北部和部份南部,从而控制出海口。 奥斯曼七次拒绝沙哈鲁合作,还一直攻打沙哈鲁,沙哈鲁听到最后这句,终于下定决心,和明人议和,一起西征,瓜分中亚和西亚。 这便是历史上极为重要的撒马尔罕协议,后世称之为“驱虎吞狼协议”。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