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069】渭水断流!蛮族来袭预警! (第1/2页)
“沈天南之名,便是我佛道中人都推崇备至。” 一家路边茶摊,慧心坐在苏平对面,双手合十,“愿他转生不再受色欲之苦。” “嘁~” 苏平不屑的撇了撇嘴。 此时他已经从不真实感中平静了下来,心底只余一丢丢惋惜。 好人不长命,把祸害留在了府上啊…… 然后,苏平就考虑起了自己。 虽然这么想有些不地道,但是连沈玉书都说过,若是定国公身故了,国公府肯定不会再想着让自己入赘。 所以,自己现在,其实已经不用急着去东州了? 不对,应该是,去还是留可以由着自己决定了。 这么一想,苏平仅剩的一丝紧迫感也完全消散。 “施主似乎悟了什么?” 敏感的慧心有所察觉,开口问道。 “悟到人活着就该尽情享乐,否则哪天突然死了,岂不是血亏?” 苏平没好气的说了句,问道:“对了,和尚,你有钱吗?” 渭水边上的都是商船,就算有站票,那也不可能免费。 他记得,慧心的包袱里,除了两件衣物,就只剩下经卷、文书,根本不像是带了钱的样子,怎么乘船? “没有。” 果然,慧心摇了摇头。 “呵,心真大。” 苏平从包袱里取出一张银票递了过去,“别说什么不受金钱布施,我只是劳你帮个忙,代佛祖接受我的贡献。” “这……” 慧心只是憨直,并不是傻,知道苏平这是变着法子想帮自己,当即开口推脱道:“贫僧只需一截枯木就够了。” “枯木?” 苏平咋舌,“你想用一截儿木头横渡渭水?大哥,你知道渭水有多湍急吗?你不要命了?” 慧心不为所动,正要回答,邻桌的行商幽幽开口:“你们不知道吗?渭水断流了。” “断流?” 二人齐齐转头望去。 “渭阳城这一块儿好几个月滴水未落,河床干到马车都能走。” 那行商往嘴里抛着花生米,语气郁闷无比:“再不下雨,像我这样跑船讨生活的,怕是全家都要饿死。” “卓爷说笑了,渭阳城谁不知道您卓爷家财万贯,在彰华的产业几辈子都花不完。” 茶馆的中年老板放下一笼蒸包,调笑道。 “说得好!有赏!” 那被叫卓爷的行商当即眉飞色舞,摸出一枚二两银锭丢了过去。 苏平收回目光,将银票重新揣进包袱里:“这下好了,你铁定是打算赤着脚走过去了。” “乘木徒步皆是修行。” 慧心点了点头。 苏平一副果然如此的表情,无奈的耸了耸肩,站了起来:“走吧,一起去瞅瞅。” 按照国子监的书籍描述,整个渭水类似‘乙’字形状。 上游挨着西洲,自西向东,在渭阳城附近拐弯,往中州的西边延伸,途中与阳河相连。 到了南渝府,渭水再次拐弯,由西向东横穿整个大庆,一路过东洲,流入无尽海。 所以慧心要乘枯木去往渭水上游,理论上是行不通的。 但苏平并不觉得奇怪。 佛道嘛,总得有点儿匪夷所思的手段。 更何况慧心不怕死。 大约半日的功夫,二人到了离无回关末端不远的游仙渡。 “嘶~” 苏平倒吸一口凉气。 入目望去,渭水足足百丈宽的河面,全部龟裂成了大大小小的土块,一眼望不到边。 其上有不少百姓,拿着削尖了的木杆,试图寻找裂缝中可能存在的死鱼。 照这个情况,如果渭阳城附近再有几个月不下雨,怕是连井水都要彻底干枯。 这河床别说载人了,跑大军都一点儿问题没有…… 刚刚想到这里,苏平突然脸色大变,一把抓住慧心的袖子:“和尚,你要走就赶紧的,再不走就来不及了!” “施主何出此言?” 慧心不解的问道。 苏平左右看了看,一咬牙,拉着慧心蹲了下来,又拾一截枯枝,在地上画了起来。 “你看,从这到这,是无回关。” 苏平画出一道细长的线条,又在线条旁边画了一个小圈:“这里是游仙渡……懂了么?” “不懂。”慧心老实的摇头。 “我问你,定国公将蛮族遏制在无回关之外十几年之久,你觉得蛮族甘不甘心?” “你是说……异族会趁着定国公亡故,攻打无回关?” 慧心眼神一凛。<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