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102】突破四境的条件 (第1/2页)
国子监,一个单独的院落。 院落不大,只有石制桌椅、水井,加上一幢两层三开间的小楼,算的上五脏俱全。 苏平就被安置在了这里。 “若我没猜错的话,你现在应该还没到第四境吧?” 温道元落下一粒白子,“九之十三,尖。” “额,您怎么知道,尹师不是说你们都感应不到我的儒道气息么?” 苏平说着,落下黑子,“飞。” “因为儒道的破境,并不是一味读书积累才气就够的。” 温道元捏着粒白子,皱眉半晌,突然又丢回棋笥:“不下了,你这小子,一点儿人情世故都不懂。” “……” 苏平无奈。 又要自己打假赛,又要不能被看出来,这是人情世故的问题么……这是技术问题好吧。 “儒道的前三境,是一个积累的过程。” 温道元捋了捋长须,开始讲解,“认字、读书、知礼、悟义,基本上都是这个步骤,但想要突破到第四境,少了一样东西,哪怕学问再高深,也只能止步于三境。” “什么东西?” 苏平精神一振。 “明志。” 温道元解释,“明悟一生之志。” 一生之志? 这么抽象的东西,可以帮助突破境界? 苏平思索着问道:“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这里的士,应该解做君子。” 温道元微微摇头,“君子的心志,一定会是高远的,可人人都是君子,只是一种美好的愿望,先不说能不能实现,难道所有读书人,真的都想当一个君子吗?” 苏平没有接话,他有预感,自己将听到一些根本不曾想象过的东西。 “就比如昭平年间。” “大庆给蛮族上供,给大虞上供,” “百官贪腐成性,党同伐异。” “当时的大庆,已经从皮烂到了骨子里。” “小人高居庙堂,君子飘零四方。” 温道元不屑一笑,“这些人同样都能突破四境,甚至更高的境界。” “那您的意思是?” 苏平不解的问道。 温道元悠然一叹,颇有几分悲凉之意:“在很久很久之前,就有人发现,明志,是可以不拘泥于心志的高低与远近的。” “功成名就,是志。” “匡扶天下,也是志。” “富甲一方,是志。” “流芳百世,也是志。” “只要能确定自己的心志,便能迈过这道坎儿,三道才气就能合而为一,成为文气,境界也会随之突破到儒师。” 这么一说,苏平就懂了。 意思就就是,只要心中有了坚定的志向,那么无论这个志向高尚还是低俗,都能促使才气融合为一。 “当然,心志不同,在后续的提升中,也有不同的优劣之处。” 温道元继续道,“志向越高远,与之相应的,提升起来,也会更加艰辛。” “为什么?” 苏平没能找到其中的逻辑。 “因为突破四境之后,一旦心志偏离,除非散去文气重修儒道,否则再无精进可能。” 温道元深深的看了一眼苏平。 “应该还有别的区别吧?” 苏平沉吟片刻,问道:“否则的话,世上哪里还有志远者?” “没错。” 温道元点了点头,“明志,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儒道的潜力。” 苏平若有所思。 这其实并不难理解。 如果把儒道看做是一幢楼房,那前三境就是地基。 只有打好了地基,才能继续在上面盖房子。 而明志,代表了地基的深度,房子能建多高,取决于地基有多深。 而越高的楼层,越是要结构精密不能出错,自然而然就更加艰难。 至于志短者潜力低,也在情理之中。 毕竟是一生之志,达成之后,难免会造成动力缺失。 “谢温师教诲。” 苏平想通了关隘,对温道元俯身行礼。 若是没有刚刚这一番话,依照他走一步看一步的性子,还不知道会耽误多少功夫。 “嗯,你可以好好想想,自己真正渴望的,到底是什么。” 温道元点了点头,起身往外走去。 苏平的学识基本上不用教授,只要多读书就行,他需要做的,是指点苏平的儒道之路。 将温道元送出小院,苏平又回到石桌旁坐下。 自己想要什么?想做什么? 说实话,他从来没想过这么远的事情。 哪怕在前世那个世界,自己好像也没想过这种事。 工作、应酬、晋升、消费。 穿越之前的那些年,所谓生活,就是在这四个苍白的词语之间来回跳转。 这些曾经觉得习以为常的事情,苏平现在想起来,突然觉得是那么寡淡无味。 为什么? 说不够努力吧,年纪轻轻仅靠自己能混得人模狗样,肯定多少是有努力的。 说看破红尘吧,吃喝玩乐一样都没落下,而且还挺享受。 但总觉得缺了点儿什么。 “是因为……心无大志?” 苏平眉头簇起。 他还记得曾经爆火的一句短语。 人如果没有理想,那跟无忧无虑有什么区别? 当时的他觉得这话太特么有道理了,简直可以当做人生座右铭。 可现在离开了那个世界,才突然觉得,那样的人生,有跟没有好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