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115】这题,有点儿意思 (第1/2页)
三月初八。 苏平经历过一次入闱,这次的心态就更显平稳。 就是督牌官将苏平的名字叫了出来,引起了一阵不大不小的sao动。 那些个考生看过来的目光,跟追星没什么两样。 苏平落荒而逃,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号房。 然后就愣住了。 这个位置……有点儿戏剧啊。 苏平看着不远处的岗楼,心中荒诞。 这正是当初他借力翻墙而走的那个。 楼顶瓦的片上,甚至还有一处他发力留下的破损。 “这是巧合还是故意啊……” 苏平正滴咕着,后来的考生陆续填满了这个角落。 在他对面,是一个看着不到二十的年轻人,眼神澹定,步伐沉稳,一看是胸有成竹的那种。 斜对面那个就有点儿离谱了,非要用个形容词的话,那就是仙风道骨。 为什么呢? 因为须发全白。 注意,是全白! “老神仙,您今年贵庚啊?” 苏平实在没忍住,出声问道。 此时考生入闱未结束,贡院还没闭院,管理方面比较松散,并不禁止考生进行简单的攀谈。 那老者似乎早预料有人会问这个,顿时咧嘴一笑,带着nongnong的东境口音:“见笑了,在下八十有六,怕是生平最后一次参加科举喽。” “……” 苏平发誓,自己绝对没有眼花。 斜对面那老神仙,嘴里只有一颗牙! “我便厚颜叫你一声师弟了。” 老神仙也不在意苏平的呆滞,笑眯眯道:“师弟恐怕还不知道,今科会试,像老哥这样的,可不少咧。” “老哥还算身体硬朗的,家离阳京不远。” “很多离得远的,赴京路上没撑住,那才叫真个儿遗憾。” 今年会试考生暴增,苏平是知道的。 但是有很多人半路嘎了这个还真头回听说。 “此乃儒道大兴之兆,可以说是天佑我大庆啊。” 苏平隔壁的号房有人感叹道。 话音刚落,对面那个考生突然摇了摇头,道:“不是儒道大兴,而是人族大兴。” “哦?此话何解?” “小诗君以一首无衣,凝聚万民一心,使得先民异象战胜了妖族,这一幕,惊醒了许许多多贪图安逸者,不仅是我们这些读书人受到启发,在靠近边境一些的地方,主动参军者比往年都大大增加。” “想必要不了多久,我大庆的国力必将超越太祖开国之时。” 那考生说完顿了顿,感叹道:“只此之功,苏平便无愧小诗君之名,若有机会,我孙必兴定当登门拜访。” 叫孙必兴么…… 倒是个有志之士。 苏平暗自点了点头。 当—— 一声悠长的钟鸣自明远楼传出,这是闭院的信号。 众人当即安静下来,目不斜视的端坐着,等待试卷发放。 因号舍的位置,试卷发放到苏平手里的时候,距离闭院已经过去一刻钟。 同样是经义、策论、诗赋三道题。 第一题经义,【身修而后家齐】,出自《圣学》开篇。 整句是:‘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