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七章 亩产过千 (第2/2页)
李清不会做徒劳无功的事情。 那么来的流民,李清还是要收留,不过让这些流民,干其他的活。 比如纺纱织布。 还比如烧砖瓦。 李清不会烧砖烧瓦,但没有吃过猪rou,还没有见过猪跑! 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李清成功的烧出一窑合格的砖瓦。 那么,李清就把事情,交给了流民来烧砖瓦。 当然,李清派了负责人,也就是张狂。 张狂也是流民,不过他认识一些字,他只是生不逢时,家乡遭灾了。 没有饭吃了,张狂没办法成了流民。 但李清慧眼识珠,他买了张狂,并且委以重任,让张狂帮助自己烧砖瓦。 张狂很能干,也有领导能力,在张狂的配合下,李清迅速烧出好砖好瓦。 那么砖瓦厂,就由张狂负责了。 “我要烧水泥。”李清烧出了砖瓦,他沾沾自喜一段时间,但他没有满足,他还要再接再励,把水泥也烧出来。 由于汉末的房屋,是木制结构居多。
盖房子,主要需要木头,砖瓦起辅助作用,没有太多的用处。 但水泥就不一样了。 水泥若是烧出来,可以做的事情就多了。 比如修河堤,可以一劳永逸。 还能建城墙。 水泥建的城墙,那坚固不用说了,更漂亮了,比起青砖建的城墙,还要漂亮不少。 总之,水泥的作用,可比烧出红砖红瓦要高出很多。 但水泥更难于烧制。 否则水泥就不会,那么晚才被发明了。 而李清也知道烧制水泥难,他也有一定的准备。 但李清还是灰心了。 李清忙了一段时间,他居然没有烧出水泥,严格的讲,李清是没有烧出,合格的水泥来。 这也因为,李清日理万机,他事情太多了,他发明创造的时间少,他才没有烧出合格的水泥。 “主公,恭喜啊!”李清没有烧出水泥,他正愁眉紧锁呢,陈群却来向他道喜。 “何喜之有?”李清连笑模样都没有,他扳着脸问道。 “是土豆丰收了!”陈群语出惊人。 “什么?土豆丰收了!”李清张大了嘴巴。 “对,就是土豆丰收了,亩产超过一千斤,因为种的太少,产量没有代表性,但亩产过千,那是板上钉钉的了。” “一千斤,这个产量不多。”李清却没有更多的惊喜,他十分的平静。 但亩产能超一千斤,这若是推广一下,那可不得了,一两亩地的土豆,就能养活一个人了。 这在汉末,是匪夷所思的! 汉末的粮食产量太低,不好的地,产一百斤粮食都难,好地也就产二三百斤粮食。 这样低的粮食产量,养不了多少人。 汉代最高峰时,也就五、六千万的人口。 人口若是再多,就要有一部分人饿死。 因而,人口数量超不过六千万。 但种植了土豆、地瓜、玉米等高产作物,结果就明显不同了。 不要说六千万百姓,就是一、两亿百姓,李清也能让他们吃饱饭! 只是,李清要一统天下才行。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