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百一十一章外来妹陈萍(二) (第1/2页)
那天,陈萍坐着彪叔的车,‘花’了两个多小时,来到了王家庄。虽然已经在车上听彪叔说了一些王家庄情况。可她还是忍不住被眼前的景象给惊呆了。 如同所有第一次来这里的人一样,很难相信这里仅仅只是一个村镇而已!要知道,她读高中的他们那里的县城也没有这里繁华啊? 就是特区她父亲那里,陈萍绝对也没有这里好。宽阔的大马路。来来往往的车流。还有穿着打扮各异的熙熙攘攘的人流,各式各样的店铺,无一不是陈萍臆想中的大城市的模样。 到了王家庄,刘彪没有第一时间带陈萍去农场,而是带着她来到自己家,给媳‘妇’介绍了一番,然后就让陈萍洗洗手准备吃饭。 身为两个‘女’孩母亲的刘彪媳‘妇’一听丈夫说这么一个小姑娘竟然一个人千里迢迢的从大西南坐车到了京城找工作,一下子又是心疼又是为她感到自豪。 又是给她拿新‘毛’巾,又是给她准备了一套洗洗涮涮的东西,然后拽着她的手就不松开了。 “老刘啊,这闺‘女’我看还是跟我干算了,这么好的闺‘女’怎么能出农场干活啊?跟着我在村里打打下手算了!” “我也想,可是不可能!陈萍不是村里人,怎么可能去村里干活啊?我想好了,她是高中毕业,正好让她去科研中心那边给那帮专家教授的打打下手,同时再继续复习复习,哪怕不参加高考,考着自考什么也‘挺’好。” 刘彪的话非常在理,自然没人反对。吃过一顿饭之后,两口子就亲自送陈萍进了农场,陪着她办理完所有的手续,搬进了单身宿舍,收拾好一切之后,又拉着陈萍采购了一圈。 最后,又把她带回家里吃了一顿丰盛的晚餐,这才把她送回了农场宿舍。也是在当天晚上,她就在刘彪家里,给远在特区的父亲打了一个电话,报了平安。 身为农场最重要的部‘门’科研中心的工作人员,陈萍的待遇是好的让人不只是羡慕的。相比时下普通人的工资水平,这里的待遇绝对是好的令人发指的存在。 这里的人一到三个月的实习期,工资统一都是一千元一个月,其它福利很少。转正之后,工资立刻就变成了最少也是三千元一个月。 至于福利待遇,那是比现在据说是待遇极好的公务员和外企一点不差。五险一金,双休日,节假日休假只比国家规定的多,从来不会少。 每年一个月的带薪休假,如果是回家,报销来往路费,不管你是住在南极还是就是港城人。也不管你是坐飞机,还是坐公‘交’车。 像陈萍,刚来的时候只是某个课题组的勤杂工,帮着打扫一下卫生,跑跑‘腿’什么的,可她的基本工资就是三千五,全勤三百,岗位补助一百,责任补助三百,五险一金一点不少。 夏天有高温补助,除了工作时间随时都用绿豆汤,冰棍之类的冷饮之外,每个人还有额外的一个月三百元的高温补助。冬天天冷了还有取暖费补贴,一个月一千元。可惜陈萍是住宿舍的,所以这个和‘交’通补助就没有她啥事了。 平时有个什么小‘毛’病,直接去农场医务室,完全免费治疗。要是闹了什么大‘毛’病也不怕,村里就有一家全市闻名的三甲医院,农场员工都有医保,再大的病也‘花’不了几个钱。而且,先期的所有费用都会有农场给垫付。 就在她入职没多久发生过一件类似的事,一个刚刚签了正式合同没六个月也就是半年的新员工,在农场半年一次的例行体检中被检测出患了‘尿’毒症。 得了这种病,一般的单位肯定是想方设法解除劳动合同,打发你回家。心好的好会给你一笔补偿金或者医疗费,有的干脆就直接赶人,不承认你是本单位的人了。 可是在这里,单位里负责这方面的一位经理二话不说,接到通知之后就拿着支票赶到医院,然后就‘交’代医院开始寻找合适****,准备肾移植手术。 等那人的家里人哭天抹泪,心如灯灭的赶到医院的时候,才得知医院方面已经找到了合适的****捐献者,几天之后就可以帮他做肾移植手术,过了不多久他就可以如同正常一样了。 这件事一出,一下子,很多和陈萍一样刚入职的员工都傻了!别说他们,病人的家属更都傻了。来之前,他们已经做了最坏的打算了,家里人已经连他的棺材都开始准备了。 ‘尿’毒症啊!即使是穷山沟里的农民也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对于一个全家年收入连五千块都没有贫困落后农村的家庭来说,得了这种病,只能回家等死了! 可是无论如何他们也没有想到,人家单位竟然出钱给治病不说,治病期间工资还一分不少的给开着,还有什么营养费之类的补贴,一个月算下来不比上班少多少! 感动的病人一家人直接跪在农场大‘门’口直磕头!善良朴实的农家人不知道该怎么感谢这家企业,只想通过这种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感‘激’之情。 结果,因为这件事,农场里负责这方面事物的经理还有‘门’口的保安却被村里的老书记叫到跟前,当着这一家人的面骂了个狗血喷头。 这事在老书记看来,就是这个经理没给人家解释清楚。出了这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