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太乙救苦天尊及净土法门 (第5/5页)
垣太虚宫中勾陈之位,掌握符图纪纲元化,为众星之主领。是说见于道经《玉清无上灵宝自然北斗本生真经》中。另宋张君房《云笈七羲》卷二十四称:“璇玑星君,字处行,勾陈六星主之,常陈天之虎责也。”并列勾陈上宫目天皇大帝名目,列为四御之一。 勾陈大帝的职能为:协助玉皇大帝执掌南北两极和天、地、人三才,统御众星,并主持人间兵革之事。 承天效法后土皇地祗是道教尊神“四御”中的第四位天神,简称“后土”,俗称“后土娘娘”。与主持天界的玉皇大帝相配台,为主宰大地山川的的女性神。 9净土法门 经典依据 1、若有男子女子慕道求仙。在家出家。养性养命。但当存思念诵圣号。看转此经。便得功行圆满。白日升天。《太乙救苦护身妙经》 2、若有善男信女,发心施财,齐戒述浴,转诵此经,悔过愆尤,即使愆尤永释,人鬼分离,产生无难,母子双全,关煞无刑,生育成人,利益双亲,经力弘深,祈福福至,禳祸祸消。天尊言,雠人冰泮,冤家债主,自消自灭,孤魂等众,九玄七祖,四生六道,轮回生死,出离地狱,即往东极天界,救苦门庭。救苦地上好修行,只有天堂无地狱。《三官经》 灵宝天尊 灵宝天尊[3] 3、过此境界,东极宫中,有寻声救苦天尊,大慈仁者。发弘誓愿,普救众生,亿亿劫中,度人无量。但能回向,一念归依,注想尊容,称扬名号,寻声赴感,应念垂慈,一切苦中,无不救护,是故名号救苦天尊。广劝众生,勤加礼念。复次三洞经典之中,济苦拔亡,然灯为上,五方八极,地狱幽牢,存阴极之乡,长夜之境,死魂囚闭,不见三光。冥闇之间,经诸拷掠,宜造一灯树,然九巵灯,自初终亡,至於七七,灯光相续,下照九幽,覩此光明,即当解脱。又以缯彩,造迁神宝磨,长四十九尺,或作小旛七首,悬於长竿,任风飞颺,万罪皆灭。又纸墨缣素,书写此经,散施学人,流传读诵,亡魂超度,地狱宁闲,福善所资,庆延后世。其有珍玩服饰,平昔资财,广施寒栖,济恤贫乏,此之功德,亦类於前,黑籍落名,地司除简,神升净土,随愿往生。利佑子孙,断绝殃疰,巍巍福善,难可称量。是故应当勤心谛受,宣行付嘱,普度人天。《太上洞玄灵宝三途五苦拔度生死妙经》 三官大帝 三官大帝 4、若有众生,心中悟解,一心正念,护净受持,善行读诵此经者,及为存亡远行,疾病一切,举心回向,彼此灭罪万劫。梦想之中,常见三宝,逢善知识,在处受生,恒值快乐。《太上洞玄灵宝往生救苦妙经》 5、若当来男女,临终之时,先当忏悔一生已来无量重罪,次为受诚,设斋行道,造像写经,及诸功德,布施常住,供养出家,各随分力,唯多为佳。闭眼之日,即生净土,不入三涂。《太上洞玄灵宝净土生神经》 6、道言:十方诸天尊,其数如沙尘,化形十方界,普济度天人,委炁聚功德,同声救罪人,罪人实可哀,我今说妙经,念诵无休息,归身不暂停,天堂享大福,地狱无苦声,火翳成清署,剑树化为骞,上登朱陵府,下入开光门,超度三界难,迳上元始天。《太上洞玄灵宝天尊说救苦拔罪妙经》 7、太上道君曰:今日男女,受戒毕已,持是戒根,转神入妙,生清净国,坐大莲花,观听法音,永无退堕,证成真道。《太上洞玄灵宝转神度命经》 净土概说 道教净土非只一个,最为方便众生修持往生的是太乙救苦天尊的东华长乐净土。太乙救苦天尊愿力广大,化生无量。复又化有十方救苦天尊和十方净土。我们在晚课中诵持的《太上洞玄灵宝救苦拔罪妙经》中的十方救苦天尊即为太乙的化身,且每一化身都有一净土。所以道教太乙法门净土有十方,若得往生,便可常持天尊,永不推转,继续修持,最终圆成道果(详见《太上洞玄灵宝净土生神经》关于道教十方净土和各净土天尊名号的描述)。 往生十方净土有以下好处: 1、常伴天尊,听闻正法。 2、永不退转。 3、无有地狱,劫难。 4、无有外魔侵扰。 5、与诸大真人相伴,共修成就。 十方救苦天尊 十方救苦天尊 6、无有三涂五苦,净乐常伴。 7、所求皆应。 8、广度众生,救拔累劫之先祖。 道教十方净土和天尊名号: 1、东方净土仁爱世界,玉宝皇上天尊。 2、东南方净土慈和世界,好生度命天尊。 3、南方净土礼教世界,玄真万福天尊。 4、西南方净土威范世界,太灵虚皇大尊。 5、西方净土义让世界,太妙至极天尊。 6、西北方净土成化世界,无量太华天尊。 7、北方净土智德世界,玄上玉辰天尊。 8、东北方净土智积世界,度仙上圣天尊。 9、上方净土无量世界,玉虚明皇天尊。 10、下方净土载德世界,真皇洞神天尊。 修持方法 1、三皈:皈依道、经、师三宝。 2、持戒:不杀害,不jianian盗,不邪yin,不妄言,不两舌,不恶口,不嫉妒,不赌博,不忘恩,不叛逆。 3、正念:一心持念“太乙救苦天尊”名号。 4、诵经:诵持三洞真经,然道家经典浩瀚,恐难以尽持,修太乙法门可念诵相关主要的经典就可。如:《太上洞玄灵宝救苦拔罪妙经》、《太一护身妙经》、《太上洞玄灵宝往生救苦经》、《三官经》等。同时还可以早晚诵念《早晚功课经》。 5、护持“八行四等”:八行者,一能身受非事,不自申诉;二能让德与人;三能不欲人之所欲;四能容物事不申理;五能远离无道之人,藏身在静处;六能一心奉国,心念三宝,日月烧香,长斋不绝,供养出家人,不违仁信;七能不负经戒,一生在俗,恒不破斋,勤能洒扫静室,修灯灶火,救拔一切贫穷,下贱产妇,老病孤弱,不具足众生,所见之者,皆发慈心;八能一生念道,不谤毁出家人,心无是非,口恒念诵,见一切蠢动,皆发慈念之心,一切平等,无有彼我,善恶好丑,与我身无异。是名八行。四等者,一者惟慈,二者惟爱,三者惟善,四者惟忍。是名四等。 6、修诸功德:一者说法-功德,二者布施功德,三者建立功德,四者救济功德,五者智惠功德。 7、善护心性:常行静-功。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