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太阴星 (第2/2页)
型,最怕两个人心情互相影响,一起做下来牛衣对泣,坐困愁城。行动吧!还没做以前,别想太多。“三思而行”这句话,是给开创型的人用的,不适合你们! 人际关系展力表 (满分10分,最低0分) 行动力4 亲和力8 沟通力7 冲突化解力7 公信力5 容忍力7 人脉拓展力6 领导力5 鼓舞力6 表达能力6 注: 公信力:得到他人信任的能力。 容忍力:对于看不顺眼的人的容忍度。 代表人物 刘秀 东汉光武帝刘秀是历史上开国皇帝里惟一的太阴,对比其他开国皇帝不是开创型就是领导型,显得非常特别。 后世称他为“以柔道治天下”的中兴明主。会当上皇帝,完全是命运,而不是他主动追求而来。 刘秀是刘邦的九世孙,父亲是南阳县令。年轻时,喜欢读书耕稼,和哥哥刘縯个性豪爽多游截然不同,常被哥哥讥笑。 他看到执金吾(负责京都地区治安的官员)穿戴得很威武,侍从也很多,非常神气;又看到阴丽华很漂亮,便感叹地说:“仕宦(做官)当做执金吾,娶妻当得阴丽华。" 这两句话,充分显示了这个豪门子弟的本色,只不过想做个有气派的官、娶个美女而已,完全少无大志。 当时社会上“图谶”(预言)盛行。谶语说“刘秀为天子”,王莽的国师刘歆还因此改名为刘秀。 这句话传到了南阳,刘秀与朋友闲谈中还半开玩笑地说:“也许说的是我吧!" 王莽作乱,建立新朝,刘縯起兵反莽,率刘秀投入更始帝刘玄的阵营。昆阳之战,以少胜多,大败莽军,却招致了刘玄的嫉恨,刘縯被刘玄杀死。 这时,刘秀显露了太阴的忍功,闻知哥哥凶讯后,他深知自己处境危险,如稍有不满,就会招来杀身之祸。于是急忙赶回宛城,向刘玄请罪。 他不和刘縯的旧属往来,也不为兄长服丧,逢人只讲自己的过失,闭口不谈昆阳之功,终于消除了刘玄对他的猜忌与疑虑,将他派往河北。 刘玄本想借此削弱刘秀的势力和影响,没想到反而放虎归山,让刘秀最终当上皇帝。因为太阴的个性不易以威服人,只能以德服人,所以刘秀特别重视宽容德政,收买人心。从几件事可以看出他的忍与柔: 他打败大敌王郎后,收缴了王郎的大批文书、函件,其内容大都是劝王郎早日消灭刘秀的。 对这些文书,刘秀连看都不看,令人当众全部烧掉,表示自己宽宏大度,决不追究查问,于是部下死心塌地跟随。 刘秀击破铜马军,在整编的过程中,刘秀为了消除那些降将的疑虑不安,就下令让他们各自回营把队伍整理好,然后他不带侍卫,孤身一人到各营去巡视,表示自己对降将的信任。这一举动果然收到了安抚人心的效果,那些降将彼此之间互相谈论:“刘秀推赤心置人腹中,怎能不为他卖命呢?" 他这个举动传到了各地,大家就把刘秀称为“铜马帝”,开始认定他是真命天子。 中国历代的开国帝王,多是鸟尽弓藏,兔死狗烹,大杀功臣。惟东汉开国功臣都得善终,这在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这当然和刘秀的太阴个性大有关联。 刘秀即位后,不喜谈军旅之事。退朝休息时,他常和公卿一起研究儒家经典,讨论义理,直到深夜。太子担心他的身体健康,他却表示:“我自乐此,不为疲也。" 中国算命之术及天人合一的思想,在两汉最盛。而刘秀更带头推动,极力宣扬“谶纬”之学。 “谶”,就是“图谶”;“纬”,是指那些依托古代经典而专讲阴阳五行、吉凶符瑞的书籍。谶纬之学固然是自西汉后期以来社会上流行的一种思潮,但与统治者的需要也是直接相关的。 刘秀把谶纬作为一种重要的统治工具,甚至颁布诏书,施政用人,也要引用这类东西。 到了晚年他宣布“图谶于天下”,使图谶成为法定的经典,强迫人们接受它。 企图以儒家学说与谶纬神学的混合物作为思想武器,加强对人民思想的统治,这就阴柔过火了。 当时大臣桓谭见刘秀以谶决疑,就曾上疏进谏说:“您能痛斥方士的炼金术,说明您很明白;现在反而要相信谶书上的记载,那又是多么的错误。" 刘秀听了后大骂桓谭是“非圣无法”,非常恼火,桓谭为此几乎丧了性命。 然而当刘秀读到桓谭的著作《新论》时,其中虽有反对天人感应的思想,他却又赞扬称善,可见他自己是不信的。 二千年来,中国“神道设教”的愚民主义,利用天意、鬼神来教化百姓,虽是为了君主的需要,但却影响后世极大。 历史文献 而在《史记·天官书》里,星象分为中、东、西、南、北等五官,中官是北极,里头有太一、天一与阴德,东官则是苍龙,南官则是朱鸟,其旁边有黄龙,而西官是白虎,北官是玄武。而在《晋书·天文志》里,则将赤道以南的星列为外官,以北则是中官,《隋书·天文志》则改以二十八宿为界,遂形成由四兽、中官与外官构成六大区的分类体系。而除了这种分法之外,也有用五兽、中官、外官的七区分法,或是由北斗七星加上四象的“五七”与中、外官构成的七区分法,此外还有九野(九天)与中、外官构成的十一区分法 *阴阳、五行:阴-水。阴【内敛、沉潜、黑暗之意】;水【体贴、柔顺之意】;阴-水【低洼、静止之水】。水之精【如月光之柔顺、清凉如水、浩瀚无穷,太阴即月亮,因而称太阴为水之精。日光有暖意、温高,故称「火之精」】。土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