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承负说 (第1/2页)
道教的“承负”之说,源自《太平经》,意思是说,前人有过失,由后人来承受其过责;前人有负于后人,后人是无辜受过,这叫承负。换句话说,即前人惹祸,后人遭殃;如果为善的话,则是前人种树,后人乘凉。另外,天地人三者共生,长养财物,欲多则生jianian邪,以至不可复理,直到财物穷尽才知返回虚无之本源。天道的循环承负报应,是因人作恶和嗜欲造成的,并给后人和自然界(包括社会)带来极大危害。为免人们遭受危害和灾祸,人们应当学道、信道、修道,以解除“承负”之厄。信道修道就是要求人们遵循“道”的行为准则,按“道”意来处世行事,积功累德,好善利人。 后来,道教认为“承负”之说是反乱天道之辞,为天地所不喜悦,提出应以现世之“善恶报应”为教义,吉凶祸福乃是个人行为善恶的必然报应。认为上有日月照察,身体中有心神与天相接,有诸神疏记人的善恶,无论大小,天皆知道,到了一定时候,天便据其善恶,予以赏罚;对善者赐福、增寿,对恶者则降福、减寿,还要把他的鬼魂下入黄泉,打入地狱。“承负”思想是《太平经》教义的一项重要内容,它发展和补充了“善恶报应”的伦理观,成为太平道立教的理论依据,对中国古代社会的民众心理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本文试就《太平经》“承负”说的内涵及源流、伦理意义与对现代社会的启示进行一个初步的探讨。 一、承负说的内涵及源流对“承负”思想较为系统的阐述最早见于《太平经》。所谓承负,《太平经合校》卷三十九解释说:“为前,负者为后,承者,乃谓先人本承天心而行,小小失之,不自承者知,用日积久,相聚为多,今后生人反无辜蒙其过谪,连传被其灾,故前为承,后为负也。负者,流灾亦不由一人之治,比连不平,前后更相负,故名之为负。负者,乃先人负于后生者也,并更相承负也,言灾害未当能善绝也”。就是说,今人受到的祸福归结为祖先的行为恶善,同时今人的善恶行为也会使后代得到相应的福祸结果——先人有过失遗其恶果于后代,为负;后人承受先人过失的恶果,为承;代代既相负更相承。同样,前人为善,后人亦有福荫。在这种因果关系下,任何人的善恶行为都会对后代子孙产生影响,而人的今世祸福也都是先人行为的结果。 承负思想的哲学依据是天道循环说。《太平经合校》卷七十三至八十五说:“元气恍惚自然,共凝成一,名为天也;分而生,阴,而成地,名为二也,因为上天下地,阴阳相聚施生人,名为三也。三统共生,长养凡物名为财,财而生欲,欲共生邪,邪而生妄,妄而生猾,猾而生害而不止则乱败,败而不止不可复理,因穷还反其本,共名为承负。”这与《道德经》所说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一脉相承。有物就有欲望,有欲望就产生邪恶,有邪恶就导致乱败,乱败发展到极点又回复到本原。在这里,承负不仅是对一个家族祸福的根源而言,而且还是整个自然与社会的变化依据。 这种天道所决定的承负,使人“从事常冤”,蒙受无辜的苦难。那么,怎样才能断止负而免除厄运呢芽办法有两种,一是行善积德。一方面,人要为后世子孙着想而行善积德,“为人先生祖父母不容易也,当为后生者计,可毋使子孙有承负之厄”(《太平经合校》卷四十)。另一方面,作为自身,如果能行超乎寻常的大功德,也可以断绝来自先人积恶的厄运。卷十八至三十四《解承负诀》说:“能行大功万万倍之,先人虽有余殃,不能及此人也。”另一种办法是奉守真道。卷九十二说:“或有得真道,因能得度世去者,是人乃无承负之过”。“古者大贤人本皆知自养之道,故得治意,少承负之失也。其后世学人之师,皆多绝匿其真要道之文,以浮华传学,违失天道之要意”,“故生承负之灾”(《太平经合校》卷四十)。奉守真道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守一。卷三十七《五事解承负法》称“欲解承负之责,莫如守一。守一久,天将怜之。一者,天之纪纲,万物之本也。思其本,流及其末”。“守一”,也就是守神。“守一”可度世,乃至长生久视,“外则行仁施惠为功,不望其报,忠孝亦同”,“内常专神,爱之如赤子,百祸如何敢干”,这就解脱了承负。 承负思想渊源有自。早在《周易·坤·文言》中即有“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的论说,而老子《道德经》中则有“天道无亲,常与善人”(七十九章)的善恶观。这些都可以看作是承负说的思想渊源。但是,在先秦的道教典籍中,很少见到“承负”的概念。由于人们所看到的社会事实并非完全是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凡人之行,或有力行善,反常得恶,或有力行恶,反得善,因自言为贤者非也”(《太平经合校》卷十八至三十四)。对于这种善得恶报,恶得善应的现象,“善恶报应”说难以解释,因此,《太平经》中利用“天道循环”说作为哲学依据,提出了“承负说”。 二、承负说的生命伦理意义 从生命伦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