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九十四章 道具上的难题 (第3/3页)
c2' class='gcontent2'> 为了这条舌头,我们道具组的工作人员跑远了市场。 买了猪舌,牛舌,羊舌,驴舌。甚至还通过熟人,在医院搞到一条泡在福尔马林里的人舌。 结合了所有舌头的特点,最终决定以人舌为基准,加上鳄鱼舌头的造型。 做出这条彷真舌头。 “这条姥姥的舌头不是很完美吗?还有什么问题?”程晓东翻着照片,问道。 奚仲文刚想回答。李逸直接开口:“力量感!” “没错!”奚仲文眼前一亮,他对李逸的佩服程度又加深了几分。 这部《倩女幽魂》的戏份和造型,本来就是两人一起完成。说是一起完成,其实底稿和想法都是李逸提供的。 奚仲文只是负责将李逸的概念具体化。 他初时还在感叹李逸的想象力之丰富,真不愧是写出了《鬼吹灯》的作家。 但在实cao方面,李逸肯定就没有自己专业了。 可没想到李逸仅凭一张照片,一眼就看出了这个道具的问题所在。 让奚仲文对李逸,又再一次的改观。 有些人能成功,确实有他的过人之处。 李逸就是天生吃电影这行饭的。 “虽然造型上是过关了。静态上完美。但是动态上,假得一塌湖涂。” 奚仲文叹了口气,继续说道。 “材料太轻,只要一舞动起来。就仿佛在空中飘动一般。完全没有力量感。” “然而舌头是我们人体中,肌rou最为发达的部位。更别说电影中,姥姥要用它来作为主要攻击手段。” 听着奚仲文的话语,程晓东一想起那个舌头在天空中飘,然后软绵绵地拍打在午马身上的画面。 也不由得一阵恶寒。 “唔得唔得,甘样拍出来仲可以见人咩。”程晓东急忙摆手说道。 “我也知道。所以才让你们想想办法。”奚仲文收回照片,有些无奈道。 舌头道具,舌头道具。李逸脑海中,又重新将这部《倩女幽魂》的原版剧情过了一遍。 现在会出现道具上的问题,也是正常现象。因为这部戏大多数道具和特效的设计,想法均来自鬼才徐克。 在动作方面,有原导演程晓东在此。一些难题可以迎刃而解。 然而在道具特效方面,缺少了鬼才徐克,就要李逸自己盯上了。 李逸脑中回想起这部戏中的高潮打斗场景。从头到尾,在脑中过了一遍又一遍。 徐克作为香江第一个开拍仙侠大片的导演。 在83年拍摄电影《新蜀山剑侠》的时候,就引进了好来坞的知名特效团队。 电影中的许多特效镜头,都是由电脑合成。所以这部戏的成本才会如此之高。 结果出来后,观众并不买账。 在这部《倩女幽魂》开拍时,或许是因为经费问题。 毕竟之前是嘉禾财大气粗,现在得自己的电影工作室投资,自负盈亏。 徐克除了少量特效镜头外,其余打斗场面均采用特摄技术。 所谓特摄技术,其实源自霓虹国,愿意为特殊摄影技术。就是在不采用电脑特技的情况下,运用手工制作的道具和模型,来进行拍摄。 这虽然是一种落后又略显粗糙的电影技术,但相对于电脑特效,确有一种另类的真实感。 “道具……道具……道具……” 李逸口中不停念叨着,原版的电影画面在他脑中过了一遍又一遍。 同时又把奚仲文刚才的话一遍遍斟酌。 眼看着气氛有些低沉,李逸想到了刚才奚仲文的话语。 李逸直接站起身来,一拳拍向自己的手掌。“没错,就是海绵。” 原剧中,树妖姥姥采用的道具,就是那种厚重的黄色工用海绵。 徐克用整条的海绵,凋刻出舌头的形状,再进行绘制。 至于砍断舌头时喷出的浓液,其实是炼乳。在拍那场戏的时候,午马天天被炼乳喷了一脸。 剧组的工作人员还笑他说在用牛奶做护肤。 毕竟是专业人士,一听李逸说用工业海绵来做主体。奚仲文也开心得跳了起来,一副恍然大悟的模样。 “对哦,我怎么没想到。那玩样无论重量,还是质地。再合适不过了。” 李逸笑着拍了拍奚仲文的肩膀,“文哥。你现在啦啦声回去工作室,找我们工作室的导演蓝乃材。他是这方面的行家。” “三天之内,我要见到那条舌头运来大屿山!”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