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中趣事_第二十章 雾霾时令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十章 雾霾时令 (第3/4页)

中华大地这场气势恢宏雾霾。在人类工业的发展史上,有过骇人听闻的“伦敦烟雾事件”。1952年12月5-8日,地处泰晤士河河谷地带的伦敦城市上空处于高压中心,一连几日无风,风速表读数为零。大雾笼罩着伦敦城,又值城市冬季大量燃煤,排放的煤烟粉尘在无风状态下蓄积不散,烟和湿气积聚在大气层中,致使城市上空连续四五天烟雾弥漫,能见度极低。在这种气候条件下,飞机被迫取消航班,汽车即便白天行驶也须打开车灯,行人走路都极为困难,只能沿着人行道摸索前行。由于大气中的污染物不断积蓄,不能扩散,许多人都感到呼吸困难,眼睛刺痛,流泪不止。伦敦医院由于呼吸道疾病患者剧增而一时爆满,伦敦城内到处都可以听到咳嗽声。仅仅4天时间,死亡人数达4000多人。就连当时举办的一场盛大的得奖牛展览中的350头牛也惨遭劫难。一头牛当场死亡,52头严重中毒,其中14头奄奄待毙。2个月后,又有8O00多人陆续丧生。

    而今,当中国成为世界加工厂后,雾霾光临了。

    天下的母亲在雾霾中时刻关心的孩子,心疼着孩子,心情如同潮涨潮落的海水,在风起云涌中一会平静又一会惊骇着……

    海水就是母亲,她用不停的流,不停的冲刷着岩石和沙滩,她用浪花奉献给堤岸和它们,她用雷鸣般的轰响,和涓涓细语托出她的爱。她时而变得绿莹莹的,微波泛起,形成一道道白色的浪花,从遥远的海平线追逐着奔向岸边,可是刚一触摸到岸边的礁石、沙滩,又悄悄地退了回去,然后又扑了上来;她常常水平如镜,恬静而且温柔。她格外湛蓝,天空也显得格外明朗,她那秋的凉、冬日的寒、春日的暖、夏日的炙热,时时的冲刷着她的孩子。她不管太阳般的父亲,尽管父亲会在清晨跃上海面,会使孩子倍感温暖;她都会无休止的冲刷着赤色的岩石,涌起朵朵白色的浪花。

    儿子:我在北京的雾色中求索,刚刚落脚,我妈来了又来,我抗不住了。

    父亲:子女出远门在外,做母亲的心里总是牵挂不已。儿行千里揪着mama的心头rou。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二十四回写到:“你这个冤家,在何处饮酒,这早晚方回,全不知儿行千里母担忧。”

    儿子:可我管不了那么多。我只看到陌生的地方,感到新鲜:我不像作家莫言写他在北京:几乎从来没有仰起头来,像满怀哲思的屈原或悠闲自在的陶潜一样望一望头上的天。

    我没有在意北京的天是否蓝的,蓝到好似澄澈的海什么的,也不管天上有几朵白云,白云是否像海上的白帆。就算一群白鸽在天上盘旋,鸽哨声声,欢快中也仅仅是蕴涵着几丝悲凉。后来,我放眼望去,漫天都是黄黄的,有黄沙,还有遮住太阳光泽的雾霾。可当时我还想坚持在北京来了。

    父亲:北京地处北方,气候干燥,距沙漠较近,从历史上看,霾灾比较频繁,最早的记录可追溯到元朝。据《元史》记载,1329年阴历3月,由于前年冬天没有下雪,春天又乏雨水,导致“雨土,霾”。明代相关记载更多,1485年,旱荒使近京饥民涌入京城求食,城内经常狂风大作,史书上称“风霾累日”。等等。总之,每隔几年,大霾便会光临京城一次。可现在随着城市不断扩展,建筑物增加了,空气流动速度下降,雾霾发生的几率相应提高。

    儿子:我那位北京同学,家在东北农村,在北京六环处花六百元月租租了一间像猪窝般大小的地方,每天上班要两个小时,倒两趟车。2000元收入,她还在坚持,她说:出门就要奋斗,就要吃苦。我租了一间楼房。尽管比在家差许多,但我离开了mama,我自由了,我飞出去了。我有空就先去前门,王府井、雍和宫、颐和园玩。乘坐北京地铁体验人生:途经国贸,羡慕繁华;途经天安门,幻想权力;途经金融街,梦想发财;经过公主坟,遥想华丽家族……

    有时我内心的迷茫呵孤独,比雾霾更大,一再想,只能过好今天就行,美剧里的人就是这种生活态度。

    父亲:以眼看世界,世界是很小的;以心看世界,世界是很大的。有些人,有些事,只有用心去体味,才能了解得更真实。正是这种感觉,年轻人,在成长的过程中,少不了磕磕绊绊,雨雨风风。可是人生路上,总会有盏心灵的明灯照耀我们,一步步,向前进。我喜欢寒风瑟瑟的北京,到处都是金黄的银杏叶子飘落一地,对我而言没有半点的萧条之感,我竟觉得美极了。

    儿子:时光一闪就过去了。后来mama想要看看怎么样?我也真是感觉不好,就跟我妈回家了,离开北京时,我难过的说了一首乾隆圆明园即景:南轩日暖帘初卷,曲沼波寒鱼半藏。战雨晚桐漏疏影,冒霜早菊先重阳。我妈也听不懂,也不理解。

    可我在家没呆多久,就在沈阳人才市场找了一份推销员的工作。

    我经过简单的产品介绍便被派到沈阳劳动公园里向休闲散步的老人推销***。

    我向老人愣头愣脑的说:买新保健产品:***

    老人说:我们不需要,站着活动就算按摩保健了。

    看你穿着神态像有钱大学生,怎么干这活,

    你的鞋都是土,走了许多路吧

    我:我从外语学院刚毕业,沈阳人才市场里外贸企业太少了,只好作内贸

    老人:乐了,这叫内贸,这玩应也不是出口转内销。

    我:我本想先过肯老族的生活,但在家呆也没意思,我跟mama探讨工作,她让我烦心.我出去找工作,每天风尘仆仆的,mama都心疼的给拽回到了家,不让我干。我越来越烦我妈,太磨叽了。

    不知何时,母亲出现在背后,她掉着眼泪,哭着拽着我走了,说:太累了,咱们不干了。我上网查了许久人才网,都快脑出血了,我们去大连。

    我考虑考虑说:大连环境好,可工资低,大专院校多,东北内陆学生们都留在哪。天津是中国第三大城市。2006年3月22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将天津完整定位为“国际港口城市、北方经济中心、生态城市”。可能就业机会多,工资高。

    我妈也同意了,大连工资比天津低.选择天津方向,那就马上回家,买到天津的车票。

    结果到了天津,先找旅店住下,接着去人才市场,母亲身体就挺不住了,我反复让她回去,她只好先回沈阳了,我在天津的梅江展览中心人才招聘会,找到了一家小企业,条件是包住,之后便被厂长接走了。

    父亲,轻轻的叹了一口气。真是难为当代的大学生了。都在盲人摸象的瞎闯。我们又摸到了青岛。

    爷俩在栈桥,谈了好久,太阳已经西斜。栈桥上的人渐渐的已经稀少起来。

    父亲:今年这么冷,是否百姓环保呼声一浪高过一浪,新一届政府开始治理污染,使热排放在全国急剧降低,造成北半球春季一直一波波寒潮滚滚呢

    儿子:中国都把地球寒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