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章:佛主的四十八愿 (第3/3页)
以用语言形容和表达。在极乐世界的众生,都具有显微到分子和宏观到射电望远镜的观察能力,但如果居然有人能辨识这些神奇器物的质地,描述它们的形状,形容它们的光泽和式样。说出它们的名字,以及能把握住这些器物总的现象本质并加以表述传达的,我终不成佛。 ‘我作佛的时候,在我佛国净土中无数的大树,高达数米甚至数十米。在寺庙近旁更有菩提树,高达四十米。我国中的众位菩萨中,虽然有些是悟性差的,也能够明白这是我的庄严心的流现。要想见其他的佛国净土,在这些宝树间便能完全见到。通过宝树看宇宙犹如通过明澈的镜子看自己的面容一样清楚。若是不能如此,我终不成佛。 ‘我作佛的时候,我所居住的佛国净土如同明镜,河流、山川、土壤没有污染。光明晶莹遍照于整个世界,在这世界里的众生,必定生出求取真理正道之心。若是达不到如此清明的自然环境,我终不成佛。 ‘我作佛的时候,我那佛国净土当中,从地上到天空,包括宫殿、楼观、池塘、溪流、花草、树木等等,国中所有一切万物,全部都由无数的清新的空气来合成,其味怡人遍布世界,空气没有任何污染,世界的众生闻到它们,全都修养生息。若清新的空气不能飘到全世界或有众生闻后不修佛道,我终不成佛。 ‘我作佛的时候,众位菩萨听到我的名号,立即证得自在无缚、解脱生死、诸佛皆现的念佛三昧,安住之中,一直到证入佛位。在定中时时供养无量无边、不可说尽的一切诸佛,身不离本处而能遍至宇宙,所以虽供养了诸佛而又在禅定之中。若众菩萨得不到这种甚深禅定功夫,我终不成佛。 ‘我作佛时,极乐净土之外的其他世界众位菩萨,听到我的名号,验证得到脱离生死,获得信念,清净无染,愉悦欢乐,入无差别境界,修习菩萨道,具佛有佛之功德。若这样的菩萨众不能听音乐而悟道,慧心柔软而悟道、乃至精神饱满而悟道,他们在修行佛法的道路上,半途而废而没能掌握真理,我终不成佛。 此刻法藏许愿结束,有文赞叹: 伟大的四十八愿,通向人类美好的未来。普济穷苦,长夜无忧, 大悲利群,闭塞诸恶,通达善趣,广施功德; 誓言成就信仰,建立无量寿经。 自此,出现了寺庙、佛号和金身。 古老的先哲文明,惊天动地,花雨润物,美妙的乐章在空中赞叹回响,法藏(阿弥陀佛)的智慧思想,圆满所愿。必成无上正觉。 释迦牟尼佛继续说道:“法藏在如来面前,以及在大庭广众之上,发下弘大深广的誓愿,此后修行的意志更加坚定,在实践中,扩展知识,寻求真理,为人类理想社会努力。 法藏比丘,寂静的修行,远离虚浮妄见,心中不生贪、嗔、痴,不起一切欲念,不执著色、声、香、味、触、法种种。 不计较执著各种修行中的艰苦,没有物欲,普施有情,利乐众生。专求仁人志士的修养方法,其圆满宏深愿心的志向无有片时厌倦,在理想的奋斗中而知足长乐,他以毫不利己专门利人之力量培植积累功德善根,促进修行成功。 他对于有情众生,和颜悦色,善言慰喻,劝导鞭策,勉励前进。还尊师重教,完全没有虚情假意、谄媚阿谀之用心。对待修道的同仁,他以福德与智慧帮助其成就。言传身教,做示范、守法规,无不以身作则。看一切事物都能深入到其客观规律之中,不贬低否定他人,从不讥讽诽谴他人之过错;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心地纯洁,慈悲宽忍。 “法藏比丘追求世界大同,财富公平。对所有世间国家城池、聚落村寨、家庭眷属、金银珍宝都无所执著,义无反顾地抛弃这一切而不断地修行布施、持戒、宽容(忍辱)、精进、禅定、智慧六度,教导众生安身立命的道理。 “由于成就了如上所述的这些功德善根,法藏比丘口中时时发出奇思妙想,如同檀香和优钵罗花,遍及遥远的宇宙。法藏比丘传播信仰之地,都自然涌现无数的德才具备的长者和在家修佛的居士,其中有名门望族高官显吏、王侯圣帝,他们生生世世,均到佛处,尊重礼敬,诚心供养,从未间断。 他长得容貌端正、身材伟岸,具有三十二种大人相、八十种容颜上的美好。手中能够拿出无尽的宝物,供养诸佛及赠送他人的一切生活用品,利乐有情众生。由于这一因缘,能使无数的众生都生发求取无上正等正觉的求道之心。 释迦牟尼佛继续讲:“法藏比丘修菩萨行,积累了大量传道经验和种种功德,他对于世间一切事物和现象,都掌握其变化规律。这境界决不是用语言和逻辑等凡夫方式所能知道的。他所发下的四十八大宏深誓愿,全部圆满成就。他的理想就是实现接引众生到公平、正义、人人尊爱、物质极大丰富的太空清净佛国世界。” 阿难听到释迦牟尼佛的这番话后,问道:“法藏比丘成就了理想,他是过去佛呢现在佛呢还是将来佛呢或者是现今的佛祖” 世尊告诉他说:“他这个佛如来,来没有一定的来处,去也没有一个固定的去处,无所谓生也无所谓灭,决不是过去、现在、未来之类的概念可以表示的;那是伟大思想的代表。但因为法藏比丘为了履行他所许下的度生大愿;他才现今示现于人类最高社会形态的‘极乐世界’。法藏比丘成佛后名号为‘阿弥陀。他成佛到现在,共有十个时期,现在他正在那里讲经说法。有无量无数的菩萨和声闻弟子,恭敬地围绕在他的座下。”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