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狼王殒命(一) (第2/2页)
当天午后,伊登接到命令,同时执行“阻援作战”。 虽然这套战术是伊登提出来的,但他还没来得及充分考虑具体的细节。现在突然说要用突袭磐石堡的方式试图减轻东线的压力,一时间伊登感觉大脑一片空白。 鸠鲁力争采用伊登的战术,自然是出于为伊登积攒名望和军功的目的,同时也是想抓住一切机会锻炼他的统率能力。尽管此次作战事态紧急,鸠鲁却还是决定将拟定战术的责任交给了伊登。 伊登没有让鸠鲁失望,迅速冷静下来,着手分析当前的情报。 从楼堡出发,以骑兵的标准速度到达磐石堡需要六到七天,如果是用这样的速度前进,就算能够顺利炸毁磐石堡,对援助东线战场的意义也不大。急行军的话,或许可以将时间压缩到四天以内,不过考虑到爆炸需要的起爆物数量,全部由骑兵携带并不现实。行军速度与物资重量不可能两全其美。 转念一想,伊登原本提出的构想是“奇袭”,而不是“突袭”,这其中本质的差别在于是否要惊动敌人。假设异族并不看重磐石堡,这件事就白折腾。 当前的情况是,厄勒卡将军率众从楼堡右翼出发,击退进攻的异族后直接援助被迫进入崭丘的东线军团。与此同时由伊登在不至于大幅度削减楼堡防御力量的同时,赶赴西北边的磐石堡为正面战场分担压力。此次进攻冰天城未能成功,恐怕短时间里不会再有更好的机会。为了下一阶段的战斗,必须尽可能保留有生力量。各军团的后备兵役都很稀缺了,一旦现有的兵力打光,怕是再难翻身。说不定下半年就该困守王城了。 思来想去,伊登用半天时间整理出一份作战计划,这也是他第一次主持这种规模的战斗。要站在整个军团以及整场战争的角度思考,这份压力让伊登受益良多。
鸠鲁看过伊登拟定的作战计划,只给了很少的提示,就让他按自己的想法去做了。 当晚,一支三千人编队的轻装步兵带着辎重率先离开楼堡。卡修率领重装步兵团一路护送到异族驻扎的范围之外。昨日被击溃的异族军势尚未恢复,他们的离开并没有遇到太多阻力。 随后,卡修率众返回楼堡,那支轻装队伍则向西北方磐石堡的方向前进。由于携带着大量辎重,他们的前进速度并不快,即便全程没有遇到敌人阻拦,预计也得十五到二十天才能抵达。除了相当数量的起爆物外,他们还携带了数量充足的补给。 次日一早,日月尚未交替。伊登率领一支骑兵队离开楼堡。这支骑兵队是整个骑士团中装备最为齐全的一支,同时也是训练程度最高,是整个重锤军团中战力首屈一指的精锐。 骑兵队由两部分人马组成,其中重装的精锐骑士共计八百二十四人,最初是千人队的配置,年初至今的战斗中折损了百余人。值得一提的是他们全部配备有质地优良的全套铠甲以及冲击力巨大的骑枪,仅是熟练掌握骑枪的使用,就需要数年的严苛训练,这支精锐部队放在当前的战争里绝难重新补充,折损每一个人都是帝国的巨大损失。 另外一部分则是一千一百七十四位轻装骑士,人选以机动灵活为首要标准,是作为斥候以及扰敌为目的临时组成的编制。 加上伊登和涂月两人,整支队伍一共两千人整。 与昨夜的行动不同,这次伊登率队大张旗鼓冲击异族阵地。其实也算不上什么阵地,就只是前一日败退的家伙们席地而坐而已。伊登等人离开楼堡时,他们正在分食看不出是什么东西的rou。还没做好准备,伊登的骑兵队就来到了近前。 伊登一马当先,双手各持一把由金线构成的长戈,携带着冰霜与火焰,左右开弓连斩数人。涂月纵马紧随其后,月白色的双手剑借着马匹前进的冲力划开异族的胸膛,在旁边的其他异族反应过来之前绝尘而去。而那些注意力被为首两人吸引的异族片刻后就成了精锐骑兵们马蹄下的亡魂。 虽然目标在西北方向,但伊登却在即将从西北方突破之际调转马头,来了一次回旋突袭,重新杀回阵地中央再向北转向。直到太阳高起时,骑兵队已然消失在了北方。 似乎在犹豫是否应该追击的异族又遭到来自楼堡的攻击,鸠鲁将军亲自率众出营,以彻底击溃敌军的方式为远征的人们送行。 冲破敌阵后,伊登等人马不停蹄向北进发,作为主战力的精锐骑士保持着常规的行进速度,轻骑兵们则向各个方向铺开阵型,不遗余力地要把本次出征搞得声势巨大。 异族的统帅再厉害也不可能料到他们会有如此大胆的动作,离开作为依托的坚固楼堡,跑到安危难料的崭西平原北部来。或许也有盘踞附近的异族已经通通赶赴到战场前线的缘故,一天下来他们并没有遇到太多敌人。 异族的小股队伍在骑士团面前并不构成威胁,很轻易就被突击冲散了。伊登每次都会故意放走一些而非赶尽杀绝。 入夜后不久,骑兵队收拢阵型进入楼堡正北偏西处的小镇。昨夜出发的步兵队已经等在了这里,为骑士们完成补给。 考虑到异族之中传递消息同样需要时间,他们并未着急赶路,当夜如常休憩。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