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九十八章:赶紧开始 (第1/2页)
于青青的心情和章佑灵自然大不相同,因为这里是自己土生土长的地方,自打被司徒崇光带上山来,正好是自己开始记事,等于说自打自己有了记忆之后就一直在这座山上生活。 因此这座山上留下了她几乎所有的童年生活回忆,她熟悉这里的一草一木,她是整个宗门的开心果,也是宗主的小公主,更是宗门里的捣蛋鬼、惹祸精、小魔女。自从修习了《青木功之后》,她渐渐开始懂事,并且凭借自己一身救死扶伤的本领,和人见人爱的俏丽姿容稳坐宗门第一宝贝弟子的宝座。 清静宗从名字就能听得出来,求的就是个清静无为,是秉承道家一脉思想以立教创派。 昔日道祖坐下首徒道德天尊著书《道德经》中有云:治大国,若烹小鲜。以道莅天下,其鬼不神;非其鬼不神,其神不伤人;非其神不伤人,圣人亦不伤人。夫两不相伤,故德交归焉。 意思就是说治理大国,就像煎烹小鱼。 用清静无为治天下,所有妖魔鬼怪、歪风邪气就都销声匿迹、无法兴风作浪了;这并不是说这些神灵鬼怪都不存了,而是它们已经无法祸害人类。 不是它们不想祸害人类,是因为有道之君不愿意荼毒苍生。因以正直、淳朴来教化施行天下,所以让人民免于遭受苛政邪鬼的侵害,从而让人民享受到德的恩泽,天下太平。 “治大国若烹小鲜”。一般大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系统繁杂,惯性很人。道德天尊讲治理大国就像煎小鱼,大约包含两层意思:一是治大国应清静无为,政策相对稳定,避免刑政烦苛、滋事扰民,如同煎小鱼不能随便搅动,翻动多了容易碎掉。煎小鱼经不起搅扰,治大国经不起折腾。二是治大国应谨慎从事,戒骄戒躁,循序渐进;政策要恰如其分,不可cao之过急。如同煎烹小鱼,不可用猛火。否则,牵一发而动全身,顾此失彼,容易引发全局性的灾难。中域历史上很多次政治变革往往都是因为采用了激进的改革措施而夭折。因此,治理大国象煎烹小鱼一样才是符合“道”的,否则就会出现妖魔鬼。 “以道莅天下,其魔不神”。道德天尊主张治理国家的最根本法则是“无为而治”,无为就是基于天道的法则。把“无为”的法则作为国家的基本国策,则天下就会政治清明太平了。历史上凡是强盛朝代的帝王基本上都是采用道家无为治国理念。有后世高人说“圣王的职责是不做事,应当完全无为。道家的理由是,天下大乱,不是因为有很多事情还没有做,而是因为已经做的事太多了”。道德天尊把“道”放在魔神之上,认为“道”可以主宰魔神,只要大道正气伸张,任何魔神都不敢放肆,也不会降祸伤人。因此,只有深谙道德的圣王,才能心怀仁爱之心,真正以道德化育人心,消除天下的一切乱源,实施“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然后,无为而治。 “人心惟危,道心惟微”。人心是变化莫测的,也是可怕的。如果我们心中的贪婪、恶念、小我太多,如果心中不好的起心动念太多,那内心就真正会有“魔”,一旦被激发出来,就会伤人伤己。 圣贤念念都是利益百姓、呵护百姓,利益人心,化育人心,自然也没有不好的念头。民众向上向善,圣人又有一个对民众时时呵护的无我利他之心。这样治理天下就和民众的心交织在一起,水乳相融,上下同心,这样就会形成了一个理想国。 “此心不动,随机而动”。一个门派不论大小,要想有长足的发展,其宗主一定得有好的眼力,依道而行,有长远发展规划,并能激发长老弟子为此而努力工作。“上下同欲者胜”。宗门一定要有清晰的思想理念和战略定位,千万不能为眼前的短期利益所诱惑,朝令夕改,忽左忽右,让弟子无所适从,导致人心涣散,内耗严重,阻碍发展。一个宗门要有自己的战略定力,甚至在这个风雨之中,还能有一份气定神闲,不至于来回摇摆;这山看着那山高,方向起起伏伏,这样对宗门的长期发展就会有伤害和损失的。在这方面司徒崇光无疑是非常优秀的,只专注于道家一脉清净无为思想贯彻始终。 所以清静宗一直繁荣且绵延至今屹立不倒。 综上所述可知清静宗是一个闲散自由,弟子不大受拘束的门派。这一点也体现在了弟子的居住之上。 越是隐蔽幽深地段的洞府越是显尊崇。于青青做为宗门内炙手可热的门中翘楚待遇可想而知。 之所以于青青的石窟附近多生红菇,就是因为属于她的几处石窟位置绝佳足够隐蔽,且人迹罕至环境天然纯净无污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