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五十六章:再次突破! (第1/3页)
这一番话出来。 漫天神佛皆是把目光看向了青云山。 玉皇大帝面色铁青。 太白星君等七曜星君。 则是带着惊奇之色。 而前三教人员。 亦是不可思议。 对于他们来说。 虽然说在明面上属于玉帝的属下。 但实际上却并不归属玉帝管理。 所以。 对于他们来说。 林东修为如何厉害。 太初道庭发展的又如何庞大都是无所谓的。 ..... 而不管漫天神佛如何。 在青云山巅上。 林东身上的气势已经攀登到了巅峰。 三具和林东长相差不多的身影。悬浮在他的头顶上。互相对立着。 一具代表着过去尸。一具代表着现在尸。最后一具则是代表着未来尸。 “现在、过去、未来!” “助贫道一臂之力!” 嗡嗡~ 话音落下。 林东以及他的三尸。纷纷将目光看向洪荒投影。 他们要在其中捞取规则之力。捞取这洪荒世界的本源。 ...... 伴随着规则之力的混乱。 洪荒投影却继续有条不紊的播放着。 “你又不曾问我姓甚名谁我怎么就说?” “我不曾问你是那里来的泼魔? “管甚么那里不那里还我马来!” “何曾说出半个唐字!” 那猴头专倚自强那肯称赞别人? 今番前去还有归顺的哩。 若问时先提起取经的字来却也不用劳心。 行者欢喜领教。 菩萨上前。 把那小龙的项下明珠摘。 将杨柳枝蘸出甘露。 往他身上拂了一拂。 吹口仙气。 喝声叫 “变!” 那龙即变做他原来的马匹毛片。 又将言语吩咐道, “你须用心了还业障功成后。超越凡龙还你个金身正果。” 那小龙口衔着横骨。 心心领诺。 教悟空领他去见三藏。 “我回海上去也。” 行者扯住菩萨不放道。 “我不去了我不去了!西方路这等崎岖保这個凡僧。几时得到?” “似这等多磨多折老孙的性命也难全。如何成得甚么功果!” “我不去了我不去了!” “你当年未成人道且肯尽心修悟。你今日脱了天灾怎么倒生懒惰?” “我门中以寂灭成真须是要信心正果。” “假若到了那伤身苦磨之处我许你叫天天应叫地地灵。十分再到那难脱之际我也亲来救你。你过来我再赠你一般本事。” 菩萨将杨柳叶儿摘下三个。 放在行者的脑后喝声。 “变”! 即变做三根救命的毫毛。 “若到那无济无主的时节可以随机应变。救得你急苦之灾。” 行者闻了这许多好言。 才谢了大慈大悲的菩萨。 那菩萨香风绕绕彩雾飘飘。 径转普陀而去。 这行者才按落云头。 揪着那龙马的顶鬃来见三藏道。 “师父马有了也。” “徒弟这马怎么比前反肥盛了些在何处寻着的?” 孙悟空牵着白龙马说道。 师父你还做梦哩却才是金头揭谛请了菩萨来。 把那涧里龙化作我们的白马。 其毛片相同只是少了鞍辔。 着老孙揪将来也。 “菩萨何在待我去拜谢他。” “菩萨此时已到南海不耐烦矣。” 三藏就撮土焚香。 望南礼拜。 拜罢。 起身即与行者收拾前进。 行者喝退了山神土地吩咐了揭谛功曹。 却请师父上马。 “那无鞍辔的马怎生骑得?且待寻船渡过涧去再作区处。” “这个师父好不知时务这个旷野山中船从何来?” “这匹马他在此久住必知水势,就骑着他做个船儿过去罢。” 三藏无奈只得依言。 跨了马行者挑着行囊。 到了涧边只见那上流头。 有一个渔翁撑着一个枯木的筏子。 顺流而下行者见了。 用手招呼道“那老渔你来。我是东土取经去的。我师父到此难过你来渡他一渡。” 渔翁闻言即忙撑拢。 行者请师父下了马。 扶持左右。 三藏上了筏子揪上马匹安了行李。 那老渔撑开筏子如风似箭。 不觉的过了鹰愁陡涧上了西岸。 三藏教行者解开包袱取出大唐的几文钱钞送与老渔。 老渔把筏子一篙撑开道“不要钱。不要钱。” 紧接着向中流渺渺茫茫而去。 三藏甚不过意只管合掌称谢。 “师父休致意了你不认得他?他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