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七章:传鹿力大仙来青云山觐见。 (第2/3页)
“岂不是无缘!”老和尚眼眸中的贪婪之色,一闪而逝。 “掌上灯来让你再看。” “爷爷的宝贝已是光亮,再点了灯一发晃眼莫想看得仔细。” “你要怎的看才好?” “老爷若是宽恩放心教弟子拿到后房” “等到细细的看一夜,明早送还老爷西去不知尊意何如?” 三藏听说吃了一惊,埋怨行者道。 “都是你!” 孙悟空却冷笑一声,并不理会。“怕他怎的?” “等我包起来教他拿了去看,但有疏虞尽是老孙管整。” 那三藏阻当不住。 把袈裟递与老僧道。 “凭你看去只是明早照旧还我,不得损污些须。” 老僧喜喜欢欢着幸童将袈裟拿进去。 却吩咐众僧将前面禅堂扫净取两张藤床。 安设铺盖请二位老爷安歇。 一壁厢又教安排明早斋送行遂而各散。 师徒们关了禅堂睡下不题。 却说那和尚把袈裟骗到手。 拿在后房灯下对袈裟号啕痛哭。 慌得那本寺僧不敢先睡。 小幸为何却去报与众僧。 “公公哭到二更时候还不歇声。” 有两个徒孙是他心爱之人上前问道:“师公,你哭怎的?” “我哭无缘,看不得唐僧宝贝!”老僧道。 小和尚道:“公公年纪高大发过了他的袈裟,放在你面前你只消解开看便罢了何须痛哭?” “看的不长久,我今年二百七十岁空挣了几百件袈裟,怎么得有他这一件怎么得做个唐僧?” “师公差了,唐僧乃是离乡背井的一个行脚僧。你这等年高享用也彀了,倒要象他做行脚僧何也?” “我虽是坐家自在乐乎晚景,却不得他这袈裟穿穿。” “若教我穿得一日儿就死也闭眼,也是我来陽世间为僧一场!” “好没正经!你要穿他的,有何难处?”众僧道。 老和尚愣住了。 这话怎么说的。 随后。 便听到一众小僧贼兮兮的说道。 我们明日留他住一日你就穿他一日,留他住十日你就穿他十日便罢了。 何苦这般痛哭? “纵然留他住了半载也只穿得半载。 到底也不得气长。 他要去时只得与他去怎生留得长远? 正说话处。 有一个小和尚名唤广智出头道 “公公要得长远也容易。” 老僧闻言就欢喜起来道。 “我儿你有甚么高见?” “那唐僧两个是走路的人辛苦之甚,如今已睡着了。” “我们想几个有力量的拿了槍刀,打开禅堂将他杀了,把尸首埋在后园,只我一家知道却又谋了他的白马行囊却把那袈裟留下。” “以为传家之宝岂非子孙长久之计耶?” 老和尚见说满心欢喜,却才揩了眼泪道。 “好!此计绝妙!” 即便收拾槍刀。 内中又有一个小和尚名唤广谋。 就是那广智的师弟上前来道。 “此计不妙若要杀他,须要看看动静。” “那个白脸的似易,那个毛脸的似难。” “万一杀他不得却不反招己祸?我有个不动刀枪之计,不知您老意下如何?” “我儿,你有何妙法?”老院主问道。 “依小孙之见咱们唤来东山大小房头,每人拿一捆干柴舍去那三间禅堂,连人带马一把火烧掉。” “就算山前山后哟人家看见咱们只说是他二人不小心失火,将莪家禅堂都遭了秧。” “如此两人都被烧死咱们也好掩人耳目,这袈裟岂不还是咱们的传家宝?” 僧众听闻无不称赞道。 “此计更妙!更妙!” 众僧说办就办。 这观音禅院有七八十个房头。大小僧众二百余口当夜纷纷搬来柴草。 将禅堂四周堆得满满当当一把火点燃。 ..... 禅堂内师徒二人早已熟睡。 不过孙悟空乃是灵猴。 虽然睡去却是存神练气仍有感知。 此时听到屋外悉悉索索风声柴响忽疑惑道。 “此时夜深如何有行人脚步声莫不是盗贼来谋害...?” 孙悟空一个轱辘跳下床。 正要开门出去瞧个明白又怕把唐僧惊醒。 遂变个蜜蜂从椽棱下钻出。 此时。 禅堂外僧众们正搬柴运草将禅堂围个水泄不通正要放火。 孙悟空看个明白心中暗笑道。 “果然如我师父所说这帮和尚要害我们性命谋我袈裟。” “这等歹人我若拿棍棒一顿打死,师父又怪我行凶。” “算了算了,将计就计。顺手牵羊将计就计叫他事不能成便好。”孙悟空心中盘算好一个筋斗跳上南天门。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