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七十七章:即将陨落的圣人。 (第2/4页)
那长老遂登法船。 坐于上面果然稳似轻舟。 左有八戒扶持右有悟净捧托。 孙行者在后面牵了龙马半云半雾相跟。 头直上又有木叉拥护。 那师父才飘然稳渡流沙河界。 浪静风平过弱河。 真个也如飞似箭。 不多时身登彼岸。 得脱洪波又不拖泥带水。 幸喜脚干手燥清净无为。 师徒们脚踏实地。 那木叉按祥云收了葫芦。 又只见那骷髅一时解化作九股阴风寂然不见。 三藏拜谢了木叉顶礼了菩萨。 奉法西来道路赊. 秋风淅淅落霜花。 乖猿牢锁绳休解。 劣马勤兜鞭莫加。 木母金公原自合。 黄婆赤子本无差。 咬开铁弹真消息。 般若波罗到彼家。 这回书盖言取经之道。 不离乎一身务本之道也。 却说他师徒四众了悟真如。 顿开尘锁自跳出性海流沙。 浑无挂碍。 径投大路西来。 历遍了青山绿水。 看不尽野草闲花。 真个也光阴迅速值九秋。 但见了些枫叶满山红黄花耐晚风。 老蝉吟渐懒愁蟋思无穷。 荷破青绔扇橙香金弹丛。 可怜数行雁点点远排空。 正走处。 不觉天晚。 徒弟如今天色又晚却往那里安歇? 师父说话差了出家人餐风宿水。 卧月眠霜随处是家。 又问那里安歇何也、 哥啊你只知道你走路轻省。 那里管别人累坠? 自过了流沙河这一向爬山过岭。 身挑着重担。 老大难挨也! 须是寻个人家一则化些茶饭。 二则养养精神。 才是个道理。 你这般言语。 似有报怨之心。 还象在高老庄。 倚懒不求福的自在恐不能也。 既是秉正沙门。 须是要吃辛受苦才做得徒弟哩。 “哥哥你看这担行李多重?” “兄弟自从有了你与沙僧我又不曾挑着那知多重?” 哥啊你看看数儿么。 四片黄藤蔑。 长短八条绳。 又要防阴雨。 毡包三四层。 匾担还愁滑两头钉上钉。 铜镶铁打九环杖。 篾丝藤缠大斗篷。 似这般许多行李。 难为老猪一个逐日家担着走。 偏你跟师父做徒弟。 拿我做长工! 行者笑道:“呆子你和谁说哩?” “哥哥与你说哩。” “错和我说了老孙只管师父好歹。” 你与沙僧专管行李马匹。 但若怠慢了些儿。 孤拐上先是一顿粗棍! “哥啊不要说打打就是以力欺人。 我晓得你的尊性高傲。 你是定不肯挑。 但师父骑的马。 那般高大肥盛。 只驮着老和尚一个。 教他带几件儿。 也是弟兄之情。 你说他是马哩。 他不是凡马。 本是西海龙王敖闰之子。 唤名龙马三太子。 只因纵火烧了殿上明珠。 被他父亲告了忤逆身犯天条。 多亏观音菩萨救了他的性命。 他在那鹰愁陡涧。 久等师父又幸得菩萨亲临。 却将他退鳞去角摘了项下珠。 才变做这匹马愿驮师父往西天拜佛。 这个都是各人的功果你莫攀他。 那沙僧闻言道“哥哥真个是龙么?” “是龙。” “哥啊我闻得古人云龙能喷云嗳雾。” “还能够进行播土扬沙。” 有巴山捎岭的手段。 有翻江搅海的神通。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