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九章:圣人陨落,血云翻涌。 (第2/3页)
十岁。 吃一个就活四万七千年。 “当日镇元大仙得元始天尊的简帖。” “邀他到上清天上弥罗宫中听讲“混元道果”。 “大仙门下出的散仙也不计其数。” “见如今还有四十八个徒弟都是得道的全真。” “当日带领四十六个上界去听讲。” “留下两个绝小的看家。” “一个唤做清风一个唤做明月。” “清风只有一千三百二十岁明月才交一千二百岁。” “不可违了大天尊的简帖要往弥罗宫听讲你两个在家仔细。” “不日有一个故人从此经过却莫怠慢了他。” “可将我人参果打两个与他吃权表旧日之情。” “师父的故人是谁。” “望说与弟子好接待。” “他是东土大唐驾下的圣僧道号三藏。” “今往西天拜佛求经的和尚。” ‘道不同不相为谋。’ “我等是太乙玄门怎么与那和尚做甚相识。” “你那里得知。” “那和尚乃金蝉子转生。” “西方圣老如来佛第二个徒弟。” “五百年前我与他在‘兰盆会’上相识。” “他曾亲手传茶佛子敬我故此是为故人也。” 二仙童闻言谨遵师命。 “我那果子有数只许与他两个。” “不得多费。” “开园时大众共吃了两个。” “还有二十八个在树不敢多费。” “唐三藏虽是故人须要防备他手下人罗唣不可惊动他知。” 二童领命讫那大仙承众徒弟飞升径朝天界。 却说唐僧四众在山游玩。 忽抬头见那松篁一簇楼阁数层。 “悟空你看那里是甚么去处。” “那所在不是观宇定是寺院。” “我们走动些到那厢方知端的。” 不一时,于门首观看。 见那松坡冷澹竹径清幽。 往来白鹤送浮云上下猿猴时献果。 那门前池宽树影长石裂苔花破。 宫殿森罗紫极高楼台缥缈丹霞堕。 真个是福地灵区蓬来云洞。 清虚人事少寂静道心生。 青鸟每传王母信紫鸾常寄老君经。 看不尽那巍巍道德之风果然漠漠神仙之宅。 三藏离鞍下马。 又见那山门左边有一通碑。 碑上有十个大字乃是“万寿山福地。 “五庄观洞天”。 “徒弟真个是一座观宇。” “师父观此景鲜明观里必有好人居住。” “我们进去看看若行满东回此间也是一景。” “说得好。” 遂都一齐进去。 又见那二门上有一对春联 长生不老神仙府与天同寿道人家。 “这道士说大话唬人。” “我老孙五百年前大闹天宫时。” “在那太上老君门首也不曾见有此话说。” “且莫管他进去进去。” “或者这道士有些德行未可知也。” 及至二层门里只见那里面急急忙忙, 走出两个小童儿来。 看他怎生打扮 骨清神爽容颜丽,顶结丫髻短发鬅。 道服自然襟绕雾羽衣偏是袖飘风。 环绦紧束龙头结芒履轻缠蚕口绒。 丰采异常非俗辈正是那清风明月二仙童。 那童子控背躬身。 “老师父失迎请坐。” 长老欢喜遂与二童子上了正殿观看。 原来是向南的五间大殿。 都是上明下暗的凋花格子。 那仙童推开格子请唐僧入殿。 只见那壁中间挂着五彩装成的“天地”二大字。 设一张朱红凋漆的香几。 几上有一副黄金炉瓶炉边有方便整香。 唐僧上前以左手拈香注炉。 三匝礼拜。 “仙童你五庄观真是西方仙界。” “何不供养三清、四帝、罗天诸宰。” “只将‘天地’二字侍奉香火。” “不瞒老师说。” 这两个字上头的礼上还当。” “下边的还受不得我们的香火。” “是家师父谄佞出来的。” “何为谄佞。” “三清是家师的朋友。” “四帝是家师的故人。” “九曜是家师的晚辈元辰是家师的下宾。” 那行者闻言就笑得打跌。 “哥啊你笑怎的。” “只讲老孙会捣鬼原来这道童会捆风。 “令师何在” “家师元始天尊降简请到上清天弥罗宫听讲‘混元道果’去了不在家。” “这个臊道童。” “人也不认得你在那个面前捣鬼。” “扯什么空心架子。” “那弥罗宫有谁是太乙天仙。” “请你这泼牛蹄子去讲什么。” 三藏见他发怒。 恐怕那童子回言斗起祸来。 “悟空且休争竞。” “我们既进来就出去显得没了方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