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蓝图启篇 (第1/1页)
李渊识刚一打开办公室的门,李镇长,李镇长的招呼声就马不停蹄地从背后“疾驰”而来,李渊识心里打量着会是谁这样抢分夺秒地等着自己,扭头一看,原来是张海阳。 “海阳,一大早急急忙忙地过来找我,有什么急事吗?” 李渊识一边耐心地询问着,一边张海阳已经一屁股坐在了自己的办公桌前,脸上的表情洋溢着他内心的踌躇满志。 “李镇长,我这里有个想法,想和你沟通下。” “好啊,说说看。” 见张海阳这么快就要有了新的想法,而且还这般信心满满,李渊识心想他一定又有了什么干货,于是也坐下来,面对面地认真攀谈了起来。 “是这样,李镇长,昨天韩伯给了我一个很好的启发?” “噢。什么启发?” “我们应该发动更多在外的东山人回来,用技术,用资金来建设我们的东山镇,把我们东山镇的山山水水,一花一景给他扮靓扮美。俗话不是说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这人心齐还泰山移,我们是不是在建设美丽东山,搞活东山经济的过程中也可以来个思想、建议的众筹” “众筹,这个词用在乡村换新上倒还是挺新鲜。” 李渊识见张海阳的话题一直用心地围绕在建设东山,美丽东山上,而且还时不时把自己的所思所想有据有理的坦露出来,看得出来他已经开始把自己扎根在这片乡土上,欣慰地向他微笑了一番。然而尽管听起来道理十足,但是李渊识也明白,执行起来并不是向张海阳那般,可以张口即来,闭口即止,还是要经过一系列程序。 不过,张海阳的表现与李渊识的谨慎恰恰截然相反,依然滔滔不绝的游说着自己的伟大设想。 “众筹只是一个开始,更重要的是大家都愿意回家,常回家看看。” 说到回家倒是说到了李渊识的心坎里,其实也与他一直思考着东山镇的未来出路不谋而合。李渊识明白,未来乡村的发展之路,不仅仅要请得来外乡人来消费,也要引得回本乡人的驻留,让他们真正的把故乡的根根植好。 “海阳,你说的回家倒是与我考虑的方向有点契合。。。。。”这下,李渊识终于在张海阳的“长篇大论”中听到了些许自己在意的东西,只是就在话匣子进一步被打开时,李渊识桌上的坐机应声响了起来。 “好的,好的,我马上过来。”张海阳从李渊识毕恭毕敬地应答中能猜出应该是有其它重要的事在等着他,于是也只好理解作罢,草草结束这次的交流。
一边是思想的碰撞才开了个头,而另一边,张一兵团队却已经早早地扎在了韩伯的桔林里。韩伯告诉张一兵这片桔林对于他来说,就是希望,就是主要生活来源。原先每年也能靠这些桔子卖几个钱,现在如果换种美人红,能够量多价高,这么好的事他不能错过,他觉得这试一试挺值得。 张一兵理解韩伯简单想法后面复杂的心理,他给自己定的目标也是个死命令,就是只能成功。他明白对于韩伯或者更多地农民来说,敢试对他们而言已经迈出了一大步,而试错的风险更应该由自己的团队帮他们去把控。 整个团队都紧锣密鼓地周旋在项目周围,方案研讨、现场搜集、资料汇总,每一个环节都从严谨中透露着对“成功”两个字的负责。而张一兵也在与韩伯沟通后,两人一道面向远方,也许他们都在期盼着美人红丰收满山时的悦人景象。 “原来你们在这里啊,老师,我有个想法想和你聊聊。” 两人回头一看,原来张海阳正一路小跑,气喘吁吁地向他们走来。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