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末开元_第48章 决心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48章 决心 (第1/2页)

    时间如水,不知不觉间便悄悄溜走了,陈应站在东城城墙上,仰天忘天,看着天空中云舒云卷,看着天边山头上晚霞弥漫半空,激荡起伏的心情,慢慢的平静了下来。

    今天已经是大汉光和四年五月十三日了,是黄穰兵临城下的第四天。

    没错,自从五月十日下午,黄穰抵达皖县后,已经过去四天了,这四天里,除了第一天五月十人,和第二天十一日,皖县官军和黄穰交战三次外,彼此间在没有了千人以上规模的战斗。

    双方都在积攒力量,等待援军,这两天里,陈应将皖县城墙修缮一新,构建了严密的,立体的城池防线,分化拉拢了那七千多俘虏,采用以俘治俘的方法,将那些俘虏整治的服服帖帖的,同时,他也再次整顿了皖县郡兵县兵和民壮,将之糅合一体,完全掌控在手上。

    当然,这两天黄穰也没闲着着,他利用这两天安静的时光,整顿了他麾下的大军,将前营里面的那些败兵重新编伍,慢慢的恢复了士气。

    总之,这两天大家都没闲着,在等待援军的同时,也在积蓄着力量,准备着下一次战斗。,战场上,一时间形成了诡异的平静,就好像暴风雨来临前的平静。

    不过,这平静终于在今天打破了,就在不久之前,黄穰终于等到了他的援军——由他弟弟黄訸带领的三万大军。

    而同时,陈应也等到了舒县郡府的消息,不过他等来的不是援军到来的消息,而是郡府再次任命陈应为假司马,节制皖县诸军的公文,以及死守的命令。

    在这些明面上的公文命令外,来自舒县的使者,还给陈应带来了一份太守陆康的亲笔信。

    在信中,陆康直截了当的挑明了陈应在皖县的所有勾当,告诉陈应,他在皖县所做的一切,他都可以装作不知道,甚至可以帮他收拾手尾,比如前司马赵书莫名其妙的死在了舒县城外。

    当然,天下没有白吃的午餐,这一切都是有条件的,这条件就是陈应必须守住皖县。

    陆康在信中直言,舒县已经没有兵力了,就连之前陈应暗伏的后手,居巢侯的部曲,都被他给调走堵其他窟窿去了,现在他需要陈应至少守住皖县一个月,将黄穰死死的挡在在皖县,为其他三路大军赢得时间。

    陆康在信中告诉陈应,现在其他三路大军,已经势如破竹的攻进江夏蛮占据的地方,取得了巨大战果,只要陈应在皖县挡住黄穰,那其他三路大军就能顺利收复失陷的三县,平定此次江夏蛮反汉指日可待。

    但是,如果陈应守不住皖县,那黄穰就会攻入庐江郡空虚的腹地,而陆康为了郡府的安全,就不得不调回其他三路大军,给江夏蛮喘息的机会,所以,陈应要在没有援军的情况下,守住皖县,挡住黄穰。

    只要陈应挡住黄穰,那他就是此次平定江夏蛮的首功,他是不会亏待他的,至于陈应在皖县守城时的一些小动作,他就全当没看见了。

    接到陆康的亲笔信后,陈应心情激荡起伏,一方面是害怕,一方面却是莫名的亢奋,心情激荡之下,他跑到了城墙上吹风,想平复一下自己的心情。

    站在城墙上,居高临下,一望无际,看着那层峦起伏的山脉,看着东门外被砍伐一空的树林,看天空云舒云卷,看天边的晚霞染红了半边天,随着视野的开阔,心胸也渐渐开阔起来,激荡的心情逐渐平复,热血散去,理智占据了上风,陈应开始仔细思考起来。

    他要仔细考虑一下,这件事的利弊,虽然,他可以找预定的军师左慈一起商量,但是陈应觉得在他没有考虑清楚,下定决心之前,还是不要被别人影响的好,别人的主意再好,那也是别人想出来的,是站在别人的立场上的,不如他自己考虑的周到详细,深刻。

    这样想着,陈应总和各种信息,开始思考判断,首先,可以确定一件事,那就是皖县没有援军了,从现在起,皖县就完全孤立无援了。

    其次,太守陆康要求陈应必须守住皖县,虽然他没有说如果失守会怎么样,但是,看他信中的意思,陈应如果失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